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
4月25日,记者从川渝知识产权宣传周暨司法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至2023年,四川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均超过2万件,2024年首次降至2万件以下。
近年来,四川法院受理的各类知识产权案件以民事案件为主,占比超九成。2019年至2023年,四川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98013件,同比增长74082件,增幅为309.56%。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四川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数量下降趋势明显,从2021年23347件下降至2024年21186件,降幅为9.25%。其中,商标类、著作权类案件为“大头”,总数占比超80%。2024年数量下降最为明显的也是前述两类案件,商标权案件有3698件,数量同比下降近20%,著作权案件有12733件,数量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得益于四川法院坚持“纠纷源头治理”,整合各方力量参与知识产权案件的矛盾纠纷化解。去年,四川法院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合作,建立了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委托调解机制。成都中院聘请版权局退休人员作为驻庭特邀调解员,在诉前化解大量纠纷。德阳法院与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了“行政调解+司法确认马上办”机制,将案件从立案到调解成功、送达裁定书的耗时压缩至三小时。数据显示,四川法院去年以调解、撤诉方式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3376件,调解、撤诉率达到6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