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伙送货发现异常 及时保住16万元

  
2025-03-18 14:19:15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冰玉

在配送订单途中发现端倪,外卖小哥将包裹送至派出所,为受害者保住了16万元。3月18日,成都高新公安和平派出所里一场针对外卖骑手小陈(化名)的表彰仪式正在进行,小陈从民警手中接过锦旗,美团成都公司相关负责人将10000元现金交到小陈手中,成都市精神文明办的工作人员也送上“平凡之善”荣誉证书暨激励卡。

送货地址频繁更改引怀疑

小陈半个月前从家乡云南来到成都,兼职外卖骑手。3月14日,他接到一笔配送订单。取货时,下单的赖女士交给他一个行李箱,“寄件人说里面是衣服,收货人则显示是一个名为某某导师的人。”小陈介绍,寄件时赖女士一直和收件人通过手机联系,小陈无意瞥了一眼,发现聊天界面和微信、QQ等常见的软件不一样。

很快,收件人又打电话让赖女士先把收件信息改成自己的,随后让小陈添加他的微信号,“我一看像是一个全新的微信号,朋友圈什么内容都没有,心里就产生了怀疑。”一系列反常操作引起了小陈的高度警觉。

“10公里,我跑了1个小时,越想越不对劲。”小陈带着快递在配送路上时,收件人频繁询问他到哪里了,什么时候能送到,并多次更改配送地址。

小陈心里忐忑,联想到公司常态化的反诈培训和从网上看到的反诈宣传,觉得“事情不简单”。当时他停下车,在路边给姐姐打了通电话,“我心里一直在犹豫,我姐姐也鼓励让我去报警。”挂断电话,小陈果断改变行驶路线,就近来到成都高新公安和平派出所。

民警吴建平、李超、沈柯宇在值班室接待了小陈。小陈告知民警说包裹可能存在异常,希望民警联系下单人来取回包裹后便离开了派出所,民警随即联系寄件人赖女士到派出所。

赖女士到场后,面对民警的询问支支吾吾,在民警的要求下打开了行李箱,发现一堆衣服内藏了一个裹好的黑色塑料袋,将塑料袋打开后,一捆捆崭新的人民币呈现在面前,民警立即察觉到赖女士正遭受电信网络诈骗。

受害者为“投资”贷款16万元

那么,赖女士是怎么被骗的?又为什么要给诈骗分子寄递现金呢?经查,赖女士前段时间在家中接到陌生电话,对方以投资获利为由,向赖女士介绍理财软件。

在赢得赖女士的信任后,对方诱导赖女士通过某平台贷款16万元,又让她取出现金用黑色塑料袋包裹好,以外卖配送的方式邮寄给诈骗分子。针对赖女士被电信网络诈骗的情况,成都高新公安已依法立案调查,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为了弘扬社会正气,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向美团公司和小陈送出表扬信,号召广大市民向小陈智斗犯罪分子的行为学习,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群众增强反诈防骗意识,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此次骑手小陈的义举不仅弘扬了社会正能量,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更是警企协同筑牢反诈防线的生动实践。”民警沈柯宇说。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