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全国两会 | 全国人大代表谈网络安全: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警惕“帮信”陷阱

  
2025-03-10 14:46:09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

互联网在给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隐私泄露、网络暴力、诈骗陷阱等诸多风险和隐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纷纷就网络安全问题建言献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律师协会会长、国浩律师(成都)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世亮在调研中发现,网络交易平台向消费者提供不实的确认性信息的情况屡有发生,比如确认性信息显示订购机票“成功”但结果并没有订到、显示“退款成功”但事实上并没有收到退款等。

“现实生活中,网络交易平台向消费者提供不实的确认性信息却缺乏有效约束。”李世亮建议,明确网络交易平台相关责任主体的认定机制,并明确向消费者提供不实确认性信息应承担“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责任;建立针对网络交易平台向消费者提供不实确认信息给消费者造成损失案件的快速理赔机制;加强宣传引导,鼓励消费者通过在确认收到网络交易平台方发送的不实确认性信息后积极主张“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以发挥消费者的监督功能,敦促网络交易平台提升技术改善管理。

“近年来是,青少年涉及‘帮信罪’的案件数量上升,且这一问题正逐渐蔓延至年龄更低的在校学生当中。很多同学以为只是简单的‘借个卡’、做个兼职,自己收取的报酬不多,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小小的举动,却可能让自己陷入巨大的法律风险之中,甚至留下难以抹去的人生污点。”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学院负责人唐利军对此建议,科学评估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等群体的犯罪行为,对初犯、不知情、违法所得较少、被胁迫或诱骗实施犯罪的从轻处罚,对惯犯、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提供帮助的,从重处罚;重点打击帮信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加大侦查监督、追捕追诉力度,彻底斩断网络“黑灰”产业链。加大宣传力度,全覆盖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增强防诈拒骗能力。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