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素宏
雅安“雅”从何来?老生常谈者,“雅雨”“雅鱼”和“雅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雅安的灵气一定是来自于碧峰峡中甘美的流泉,其温婉一定是来自于青衣江上的和风,生活在这方灵山秀水中,不优雅都不成……
今天,我要说的“雅安之雅”,非其原状,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出现的新内容,我将其归结成“新三雅”——雅景、雅警、雅情。
一
花开不分季节,心暖总有阳光。旷如山纱的薄雾,覆盖在青翠的山峦上,远近都婀娜着。穿行于蒙顶山下的万亩茶园,感受着茶农荷锄担篓于双肩的劳作与创造,鉴赏着村姑披笠摘采于茶丛的双双灵巧的秀手,他们似乎在拣拾着绽放在茶树上的金灿灿的金箔,一框框一篓篓地背回家中,缀于新屋的墙上,缀于身上的衣物,让生活缀满甜甜的富贵与收获的幸福。
乘车沿雅西高速继续前行,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高速公路在云雾缭绕、青翠如黛的山上盘桓。越过悬在空中的180多米高的腊八斤连续刚构特大桥,穿过全长约10公里的大相岭泥巴山隧道后,到达另外一重天的阳光灿烂、鲜花盛开的汉源县九襄镇。在这条被称作天梯高速、云端高速的公路上,我的心也如穿游于云上的彩虹,美滋滋的。于是,兴致所至,便随口吟了一首七言《过雅安》:
雨润清风甘露重,蒙山晓月掩玲珑。
多情雅韵缤纷至,信步青衣入画中。
再说说雅安城之美。与雅安相识以来,雅安新城带给我的感受,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是变得像刚刚揭去面纱的少女般美丽。二十年前,我刚从部队转业到省公安厅工作时,下基层的第一站即是雅安。那时,尽管成雅高速公路已经通车,但穿过金鸡关隧道后,眼前仍然是一片不规则的山坡和田园,即便是到了象征中国旅游城市标志的“马踏飞燕”雕塑处,也还是看不到几栋像样的建筑物。而如今,金鸡关隧道已不知去向,也不见了以前的阡陌田园和杂树茅草,取而代之的是幢幢高楼新宅和宽阔的马路,闪烁霓虹的广告牌和城市光彩工程交相辉映,青衣江上的彩虹大桥和画栋廊桥几乎将两岸融为一体,使雅安展现了新时代的风采。有道是:
雾起青衣江上画,风来雨市更繁花。
山峦叠翠通天路,遍地芬芳胜彩霞。
二
寻找“雅警”,是那次我到雅安采风的主题之一。所以,到达目的地后,我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当地的公安局和派出所。
在雨城区河北派出所,我见到了一位叫“戴妈”的民警,他的工作地点有三个:派出所、社区警务室、社区的院坝。“戴妈”其实是个男的,本名戴鹏,50多岁,是一位在基层派出所干了20多年的社区民警,“戴妈”就是辖区百姓封给他的雅称。他曾被公安部和人社部评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对于这一褒奖,他当之无愧。
社区警务室门前,有一棵百年皂角树,枝干约有四层楼那么高。20年多年来,戴鹏和这棵树成了形影不离的老朋友,也和树下的居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他们都要在树下聚集,谈些家长里短,谈治安防范,谈喜事忧事。婆婆妈妈的事管得多了,社区居民给他取了个雅号叫“戴妈”。
那天在警务室门口,来访问戴鹏的人很多,有三四家新闻媒体的记者,有一拨作家,还有几位找戴鹏办事的社区居民,我几乎跟戴鹏搭不上话。匆忙间,我跟他拍了张合影照片,说了几句话,要了份材料,之后,他就匆匆赶往社区办公室处理居民求助的事去了。
“社区民警是真正意义上的勤务员。”戴鹏说,作为社区民警,就是要用心耕耘好社区这一亩三分地,要做到旱涝保收,不然社区警务工作就“没有饭吃”。所以,戴鹏在社区,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换门锁、扛大米、查电路、换水龙头,治安网格化管理,预防犯罪宣传教育,换证件、开证明、帮群众申请社保等等,张家事李家活,没有一样不操心,没有一样不动手。于是,社区居民慢慢地把之前“戴警官”的称呼变成了“戴妈”……
“这个妈可不好当啊!”下水管道堵塞、化粪池不通,戴鹏撸起袖子就掏……春来冬去,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社区居民吩咐他事情就像跟家里人说话一样。当然,戴鹏所需要的辖区违法犯罪线索,居民们也随时向他提供,这不,他抓获的逃犯数位居前列……
一转眼,“戴妈”今年退休了。
三
何谓“雅情”?且听我细细道来。2004年底,我到芦山县调查“杨某武矿洞爆炸案”时,第一次与刑警队长接触,在一天多的采访中,了解到他在侦破爆炸案时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的生动细节,感触良多,回成都后写下数千字的长篇通讯《炸矿悲歌》。
2010年7月,汉源县万工乡发生特大泥石流时,我和战友李雪慧写下通讯《冲在前面的人》,讲述了一群雅警抢险救灾的故事。这篇通讯刊登在《人民公安》杂志上。
2014年“4·20”芦山地震时,更多的雅警故事灌入我的脑海中,迫使我在地震发生后的第20天,写下了4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穿越灾难,见证中国力量》。4个月后,这篇报告文学作为特稿刊登在了百强文学期刊《啄木鸟》杂志上。
2021年5月底,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胜利86周年,我参加了“重走长征路”主题采风活动。石棉县安顺场渡口,是红军写下传奇神话的地方。参观时,有感写下了《安顺场渡口遗址感怀》:
大渡河流波浪涌,平安顺水拜英雄。
悲哀亚达终成恨,故训千歌梦落空。
勇士拼争无巧计,神仙助阵显神通。
狂飚北上三军会,革命赢来遍地红。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铭刻于心的“雅情”,只要听说雅安有新人新事可写,我便有了一次又一次的创作冲动,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前往雅安采风。2020年春天,我听说雅安市公安局要评选“最美警嫂”时,便想起了雨城区社区民警“戴妈”的妻子张咏梅为了丈夫的事业默默奉献的故事,于是,我马不停蹄地赶往雅安采访,写下了非虚构作品《俏也不争春——雨城警嫂张咏梅访问记》和诗歌《青衣江畔咏梅情》……当张咏梅胸前戴上鲜艳的大红花时,我与有荣焉。
与我相距不过百十公里,且并不久违的雅安,雅警雅事真的很多,尽管我不能每时每刻在现场一一调查了解,但每一次听到那些触动心灵的雅警雅事,都能为之振奋、动情。
(作者系省公安厅刑侦局退休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