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治路上,团圆不远

  
2025-02-12 19:29:39
     


吃汤圆,话团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阖家团圆、共庆佳节的日子,为缓解戒毒人员思家念亲之情,进一步提振戒治信心,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戒毒人员教育戒治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元宵节活动,进一步营造场所良好戒治氛围,激励戒毒人员积极戒治、早日与家人团圆。

一碗汤圆

12日一大早,省资阳强戒所、省内江强戒所、省新华强戒所等戒毒场所分别组织戒毒人员开展包汤圆活动,“搓、捏、按、团”,一块块白白的糯米面在大家手中变身成一个个诱人的汤圆。制作过程中,民警和戒毒人员互相交流包汤圆技巧,谈戒治、聊家常,欢声笑语、相互祝福,好一派热闹温馨的景象。当看到一个个又白又圆的汤圆排列整齐,准备下锅,戒毒人员纷纷感慨到:“包汤圆真的太累人了,戒除毒瘾也一样,坚持过去了就是团团圆圆的好日子。”

煮好汤圆,戒毒民警们把一碗碗汤圆分发到戒毒人员手中,戒毒人员吃着自己亲手包的汤圆,品尝着不同口味的馅料,小小的汤圆吃在嘴中,暖在心中,大家纷纷表示,新的一年要更加积极接受戒治,力争早日戒除毒瘾,早日回到家人身边,回到社会做一个对家庭负责对社会有用的人。

吃着戒毒民警煮的汤圆,省女子强戒所戒毒人员李某却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妈妈做的汤圆也是这样香甜软糯。”她想起家人,想起自己犯下的错误,心中充满了悔恨。“原本可以开开心心的在家陪伴妈妈,和家人一起过元宵节,现在只能在这高墙之内……”李某说,“民警们的关爱和帮助让我们在戒毒所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寒冷的冬天里,这一碗汤圆温暖了我们的心,今后我要努力戒治,为自己剩余的戒治期限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回家团圆。”

此外,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积极开展元宵节主题讲座、心理团辅、抖元宵、猜灯谜、舞龙灯等活动,让戒毒人员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学习了解元宵节的历史由来、文化习俗等传统文化,引导其从丰富的文化内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全体戒毒人员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为今后的戒治之路增添信心与力量。

一次团圆

“爸爸,我们来陪你过大年!”省眉山强戒所探访室里,当看到妻子带着一双儿女出现在面前时,戒毒人员王某热泪盈眶,十分激动。他和妻子紧紧地握着电话,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倾诉彼此的思念。临别时,王某对两个孩子说:“爸爸对不起你们,在你们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缺席两年。你们现在长大了,要好好听妈妈的话,她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不能再让她操心了,爸爸永远爱你们……”

这是省眉山强戒所民警为王某精心策划的元宵节惊喜,通过亲情帮教给他吃上一颗“定心丸”,提振戒治信心。春节期间,戒毒民警察觉到王某情绪异常低落消沉,总是拒绝与他人交流,便在谈心谈话时鼓励他参加场所开展的“一封家书”主题情感矫治活动。一开始,王某满心抗拒,他害怕面对家人的失望,更担心自己的错误让亲情已经彻底破碎。但民警并未放弃,通过一次次真诚地交流和暖心地开导,王某终于鼓起勇气,拿起了笔。那些之前难以言说的愧疚悔恨和对家人的思念,都化作了信纸上的一字一句:“爸妈,对不起!儿子知道错了。您二老都八十多了,一定要按时测血压、吃药,多注意身体,预防疾病……”“吾妻,每次和你通电话,泪水都在眼眶里打转,短短几分钟,根本说不完我心里的话……”“亲爱的儿子、女儿,你们正处在青春正好的年纪,一定要以爸爸为戒,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子。一步错,步步错,一旦行差踏错,就可能坠入无尽的黑暗深渊。‘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几天后,民警将一封厚厚的回信交到了王某手中。当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王某忍不住颤抖起来,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信中满是家人对他的思念牵挂和毫无保留的鼓励支持。家人说,无论他曾经犯下什么错误,家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他们永远是他最坚强的后盾,会一直等待他回家。

自此,王某心中那扇紧闭已久的门彻底打开。在与民警的交流中,王某还透露了自己的新年愿望:“往年的元宵,我们一家人会一起包汤圆、赏花灯,以前觉得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现在却成了一种奢望。”为了帮助王某实现这个心愿,将他那些“好多来不及说的心里话”变成“零距离的亲情帮教”,民警迅速与他的妻子取得联系,瞒着王某策划了这场特别的“团圆”。

之后,王某主动找到民警说:“感谢你们的理解帮助,亲情的温暖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我一定要彻底戒除毒瘾,不辜负家人的支持与期望。”

一份坚守

“最近气温比较低,要注意保暖,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戒治,争取早日回归家庭,和家人团圆。”元宵夜,詹晓斌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对戒毒人员进行谈话教育结束后,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没有和家人一起过元宵节了。

詹晓斌是省眉山强戒所三大队民警,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至今已有33个年头,他坚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曾荣立三等功三次,获得优秀公务员表彰数次。33年的工作中,詹晓斌始终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名戒毒人员,他坚信,戒毒人员虽然是犯过错的人,但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儿女的父亲,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回归家庭和社会,是戒毒人民警察的职责与使命。

一个月前,詹晓斌在教育课堂上发现戒毒人员李某情绪低落、埋着头久久不动,课后便主动找到李某谈话,了解到昨晚李某的家人打来电话,告知他母亲刚刚过世,碍于他现在的身份,家人不希望他回家共同处理母亲的后事,这令李某沮丧不已。詹晓斌拍了下李某的后背,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节哀!我之前与你的家人通过电话,你放心,家人会处理好你母亲的后事,家里人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也不能责怪他们,好好平复一下情绪,你要趁着强制隔离戒毒的这段时间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多多思考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你父亲也年事已高,等你出去之后要好好尽孝,不要再给自己留遗憾了。”李某听着听着便开始抽泣,过了很久情绪稳定下来,他对在一旁陪伴的詹晓斌说道:“谢谢詹警官,我一定好好戒治,早日回家,以后再也不复吸了。”一个月来,李某的心态逐渐变得阳光,更加积极地投入戒治生活。

各个节日坚守在工作岗位,对詹晓斌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多年来,他已记不清自己在戒毒所过了多少个年,坚守了多少个节日的夜晚,即便家中有急事,只要工作需要,他是逢召必回,从来没讲过条件。詹晓斌说过:“虽然我也想和家人团圆,但是只有维护好场所的安全稳定,让戒毒人员安心戒治,让更多人放心,我们才能心安。”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