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
1月24日上午,新华宾馆,成都代表团分组会上,现场播放了由省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毅带来的视频:一辆公交车右轮压着虚线停靠站台,乘客上下车需穿过非机动车道,跟在公交车后方的小轿车被迫变更车道或停车。李毅说,这段视频拍摄于2018年,位置在成都市青羊区大石西路,“公交车未进站上下客人,将加剧马路拥堵、增加乘客安全隐患,这一现象我关注了好几年,但似乎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改善。”就在前天中午,李毅来到同一地段,公交车未贴近站台停靠的现象依旧存在。
(视频截图)
(2025年拍摄于同一路段)受访者供图
早在2018年,李毅就提交了一份《关于对城市公共汽车交通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的建议》,提出有关部门应要求交运企业相关负责人加强对车辆和驾驶人的日常监管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及时消除车辆和驾驶员的交通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要交警对公交司机违法行为的执法,加强治理仍是不容忽视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相关部门收到建议后进行了回复,但这几年相关的交通状况,似乎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改善。”李毅说道。
在今年的省两会期间,李毅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建议:有关部门要纠正公共汽车不贴近站台上下乘客等违规行为。“去年10月17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立军专题研究交通治堵工作。他强调,交通是城市动脉,联系着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是检验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试金石’。所以,我今年再次提出此建议,望受到重视得到解决。”李毅说到。
这几年,李毅一直在细心观察,他发现虽然越来越多的公交站台设置了专门进站区域,但公交车仍不进入指定位置上下乘客的现象普遍存在。他说,这不仅会带来安全隐患,例如乘客上下车需小心避免与电瓶车发生擦挂,同时还会造成道路拥堵的问题。
究其原因,李毅分析这和相关部门执法不严有关:“近年来,一些类似于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包括转弯不让直行的违法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执法不严造成整体守法风气难以形成。而对于具有公共属性的公共汽车,似乎更成为法外的‘灰色地带’,作为执法者往往出现不愿执法、执法不严的情况。”
对此,李毅建议加强对违规违法公交车的查处力度。“交管部门应对公交车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和严厉查处,开展针对公交车违规违法的专项执法,充分利用固定电子抓拍设备、移动电子警察、警用车辆行车记录仪抓拍。”李毅说,应持续加大对公交车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以典型案件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从而形成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想违法的社会氛围。同时,交运企业要加强行业自律,增强自觉遵法守法的意识,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司机职业素养和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