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
“低空经济这一新兴经济形态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还能便捷城市群内部人员流动,提高生产活动效率,其发展潜力巨大。”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四川瀛领禾石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曾文忠带来了一份“关于大力推进四川省‘低空经济’建设 做好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是走好低空经济第一步,”曾文忠说,建议依托现有资源,合理规划布局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具体而言,可在成都市周边寻找适宜地区作为首批试点,新建适用于低空飞行所需的基础设施,如:停机库、能源站、气象站、固定运营基地和航材存储平台,以及相适配的保障设施等,以构建长效投入、覆盖广泛、服务高效的低空飞行服务体系。同时需同步加快低空航路航线的规划与建设,构建安全、高效的航线网络。
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低空飞行经济的发展要两手抓。曾文忠指出,一方面要针对我省地形复杂、四季分明、气候多变的特点,构建即时、安全、智能的低空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在省内开展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创新活动。“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如空中救援、低空旅游等,以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提升市场经济活力。”曾文忠说到。
此外,曾文忠建议强化政策支持、完善法规体系。曾文忠认为,政府应协调制定支持低空经济的综合性政策,根据相关的发展需要提供财政、金融、人才、知识产权、土地供应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在完善法规体系方面,曾文忠建议结合省内实际,制定和完善低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依托《民用航空法》《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及相关地方性法规,制定《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等系列法规,详细规定低空飞行的申请、审批、监管等环节,明确低空飞行的权利与义务,规范飞行活动的管理与审批流程。同时,加强低空空域管理,完善低空飞行安全监管制度和监管标准,确保低空飞行活动安全有序进行。此外,还可投入资金培养低空经济专业从业人员,做好其安全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