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观两会·建言⑦|省人大代表曾文忠:建议推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

  
2025-01-20 14:32:14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

2024年10月1日,新的《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今年的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四川瀛领禾石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任曾文忠带来了一份“关于推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的建议”。

 

强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是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曾文忠指出,据最高检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显示,2023年检察机关受理批捕、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量,办理低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均呈上升趋势,亟需关注并予以解决。

曾文忠分析,目前未成年人保护还存在四方面问题:相关保护主体协同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对新兴业态领域等场所的监管存在漏洞隐患、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处理难度较大、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缺乏实施细则和执行标准。

以新兴业态领域等场所的监管存在漏洞隐患为例。近年来,我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培育壮大,新问题也随之出现。法律法规虽对新业态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监管职能、经营许可、管理制度、治安责任等存在不够全面、不够细化等问题,成为新业态行业治理难点。如电竞酒店,没有行业属性的明确界定,属于混业经营,涉及多个行政执法部门,影响监管职责的落实。“由于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很少主动向检察机关反映受侵害的情况,使得潜在的风险和隐患难以被察觉,亟需相关监管部门加大隐患排查工作的力度。”曾文忠说到。

为此,曾文忠建议加强监管,填补新兴业态领域监管漏洞。“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完善针对新业态领域的法律规制,消除新业态的法律模糊地带。”曾文忠说,要协调确定新业态的行业归属和主管部门,同时,进一步完善多部门联合监管、处理处置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检察、公安、文旅、市场监管、应急消防等部门职责,推进行政监管不断优化。

此外,曾文忠还建议完善立法,加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惩治和打击力度。他说,立法机关在坚持宽严相济的基础上,对主观恶意深、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核准追诉,追究刑事责任。这不仅可以实现对犯罪被告人的矫治,也能更好发挥刑事法律的震慑作用,教育更多未成年人从小养成遵法、守法的意识。

为了加强部门协同,曾文忠建议在检察机关成立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关工委、共青团、妇联、司法、公安等部门和监察、法院等机关系统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制定目标管理考核方案,细化各部门考核指标,提升整体工作。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