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观两会·解读 | 提出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全面贯彻未成年人“两法”等提案 在推进法治四川建设中贡献政协力量

  
2025-01-19 13:02:42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李季 文/图

1月19日上午9时,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成都举行开幕会,会议听取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记者从开幕会获悉,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四心、一率、一方阵”的总体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运用提案履职尽责,共提出提案1509件,其中,委员个人或联名提案1374件、集体提案135件。经审查,立案1325件,交108家承办单位办理。对未立案的提案,逐一与提案者协商,作为意见建议转有关部门参考。

2024年,提案工作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提出提案95件;围绕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提出提案611件;围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出提案424件;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提出提案157件;围绕共护蓝天碧水净土,提出提案118件;围绕构建更高水平安全格局,提出提案104件。

立足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四川、法治四川,提出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全面贯彻未成年人“两法”、提升民族地区法治宣传教育水平、推进种业法治建设等提案,相关建议转化为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省的方案举措。立足基层治理现代化,提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等提案,承办单位将建议落实到推动基层治理的具体实践中。立足兜牢人民群众安全底线,提出强化全民反间谍意识、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加强预制菜进校园监管等提案,其中提出的“预制菜不宜推广进校园”等建议转化为“十个不得”等务实举措,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助力。

今年1月,《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通过审议,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更坚实法治基础。过去一年,提案关注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提出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建立差异化生态补充机制、防范长期连续高温干旱天气机制、探索下游补偿上游生态保护路径方法等提案,助力持续提升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着力美丽宜居地建设,提出加强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强化人居环境整治、开展美丽县城建设评价等提案,助力写好四川生态文明建设大文章。

过去一年,各承办单位压实提案办理责任,创新办理方式,提高办理质量,努力让提案者在提案办理中有获得感、荣誉感。提案许多意见建议被采纳,并体现到省委、省政府相关政策、发展规划和部门工作中,彰显了人民政协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显著政治优势,展现了广大委员同心共建现代化四川的使命担当。截至2024年12月31日,立案提案已全部办复,其中,提案所提意见建议采纳612件,部分采纳632件,分别占立案总数的46.2%、47.7%。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