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法评| 唯有执法光剑,能涤荡偷拍暗影

  
2025-01-03 09:36:20
     

特约评论员 李晓亮

前网络时代,匿名性是一大特色,“你永远不知道网络的对面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据说这是贝尔纳·韦尔贝尔的名言,但这话现在可能越来越不适用。在实名制或网络黑科技面前,信息裸奔才是不少网民每日面对的常态。

正因此,上网时大家愈来愈注重私隐,就此而言似乎没有什么比开房住店,或床之事的私密视频被泄露于网络更大的噩梦了。但怕啥来啥,偷拍之恶,俨然已成社会公害。市面各式非法偷拍盗摄器材泛滥,酒店旅馆偷拍案,屡见不鲜,都是明证。

有此背景,若有标榜以身试法,因反偷拍而遭不良商家围堵威胁,未公义而孤胆闯虎穴的勇士,那他将受到怎样山呼海啸的民意支持,不难想象。比如几个前,网络上沸沸扬扬的“石家庄民宿酒店摄像头偷拍遭围堵一事”中的网红大V影子。另,“妇幼保健院一房间内有偷拍摄像头”事件也有他的反偷拍斗士的英伟身影。

博主全名是“影子不会说谎”,好巧不巧,这名字最近又出现在公共视野——网红“影子不会说谎”曝光偷拍泛滥系自导自演,警方共抓获35人。(12月28日《环球时报》)原来曾打着“还大家一个没有偷拍的世界”旗号,单平台近五百万粉丝的大网红竟因非法牟利的勾当被抓。表面正义先锋,实则幕后黑手。团队自导自演,在酒店提前装摄像头摆拍,引发网友恐慌,却是为兜售劣质防偷拍设备。

他们还是集团军作战,该团伙另一头目刘宇,网名竟然是“网安践行者”,张某也就是影子,赫然打着“不说谎”的名号,古人说缺啥吆喝啥,诚不我欺。嘴上都是道义,肚里全是生意。退一万步,就算这种“剧情式沉浸演绎”是纯粹的促销伎俩,如直播间里“绑架商家老总”只为把价格打下来,给家人们谋福利,那是否也该卖“家人们”一点真东西?

结果,经权威鉴定,他们贩卖的“防偷拍检测仪器”存储单元仅为2MB,不具自主分析、大数据计算、复杂AI模型部署等功能,不能检测发现Wi-Fi摄像头等。挂羊头卖狗肉,还卖臭肉烂肉,这就把所谓反偷拍的最后一点儿正当性也抹杀了。

“职业反偷拍”的和“职业拍客”们殊途同归,同领制裁,讽刺感拉满。

曾经真正孤身勇士,同为大V,热心公益的花总,曾以一人之力挑战整个酒店业陋习,戳穿“杯子里的秘密”,后又专门制作过一期“偷拍的秘密”。那才是以道德勇气和人格魅力折服万千网友的网络大V标杆,而影子们扮演的促销小丑李鬼,违法牟利自有法律收拾,但此事只是反偷拍的一个插曲,偷拍为祸之甚不该无视。

仅2022年全国偷拍偷窥案超340起,一年就13条因偷拍而产生的微博热搜。如果制度性反偷拍,技术升级是应有之义,去年数据近十年相关专利申请数,同比增长了458%。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有防不胜防之时,法律亮剑,才是兜底之本。以往“职业拍客”罪责量刑,大有不同。贩卖牟利才算刑责,偷窥偷拍“留作自用”,则往往不痛不痒罚酒三杯,下不为例。这或也是偷拍难绝的症结之一。“人格权编”草案三审,明确提到“打击宾馆窥视拍摄等侵犯隐私的违法行为”。立法执法跟进震慑,十分必要。

司法之光,涤荡暗影。可以考虑出台相关司法解释,细化偷窥偷拍行为及其行为链的认定和处罚,刑事处罚标准不能模糊不解渴,减少法律适用争议,对购买观看者也应加大处罚,两头堵,没有买卖才能少点伤害。

石家庄围堵事件,也提醒旅馆酒店经营性场所该负起反偷拍盗摄之责,如此类排查流于形式,甚至对真正反偷拍的勇士报有微词,也会暗里助长偷拍之风,酒店也该入官方和民间黑名单。公众自检,商家勤查,官方执法,多管齐下,才有望根除顽疾。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