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2年、5代民警接力……雅安雨城公安成功侦破一起部督拐卖案

  
2024-11-20 11:44:26
     

杨永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棕贤

“爸妈,这些年你们受苦了!”……11月9日晚,在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刑警大队食堂,一场晚来三十二年的“家宴”上,被拐“儿童”钟某看见自己的亲生父母时喜极而泣。

在“家宴”上的大合照

今年11月,雨城公安接公安部打拐会战工作专班反馈线索,在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指导下,赴福建省厦门市接回了在雨城区苍坪路大菜市被拐儿童钟某。至此,历时三十二年,历经五代民警的薪火相传、不懈努力,钟某终于回到了家。

这件事,还要从1992年说起……

案发突然

5岁幼童在找妈妈路上被拐卖

“警官,我儿子不见了!到处都找不到他,他才5岁,怎么办啊!”1992年5月2日,钟某某两夫妻的叫喊声响彻了整个派出所。接案后,雨城公安刑警大队迅速开展调查,还原了事件经过。

2日早,钟某某两夫妻出门务工,将年仅5岁的幼童钟某独自锁在位于苍坪路的家里,倍感无聊的钟某在巧合下打开了锁住的大门,想要去菜市场找自己的妈妈玩。路上,他碰见了和自己爸爸一样,在当地皮革厂上班的门卫高某,高某见钟某幼小可爱,且没有大人陪同,便起了歹心,用糖果将钟某拐走。随后将钟某转交给杜某,又由杜某将其带往福建省福州市,交给杨某。同年,利用该种“拐卖”模式,高某、杜某、杨某在雨城区范围内共诱骗了6个人,其中含5名儿童,一名妇女。

该案不仅是熟人作案,且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影响极大。案发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雨城公安迅速成立专案组并开展了大量的侦查、走访、摸排等工作,于1994年将高某、杜某、杨某3人抓获。雨城法院也依法对3人进行判决。

经高某等3人交代,并通过大量调查,专案组核实到了除钟某之外的5名被拐人员的详细地址,赓即前往山东、福建等地,成功解救4名被拐儿童和1名妇女。钟某案因涉及人员多,且当时监控缺乏,线索被中断,无法确定钟某所在。面对难题,专案组民警虽随时间不断更替,但搜索行动从未停止。

谜雾重重

四次调查因线索不足以失败告终

专案组民警走访调查

2008年,雨城公安专案组组织开展第二次调查工作,办案民警前往福建大量走访情况相仿人员,同时,借助当地报社报道了一篇题目为《男孩被拐苦觅16年未果家人称只要孩子活着就好》的新闻,电视台等官方媒体也积极发布消息搜集线索。但因线索稀少,调查再次陷入窘境。

2011年,专案组收到关键线索后,三度出击开展调查,在福州市福清市抓获彭某、杨某两夫妻,并从彭某口中得知,还有一个关键中介人郭某。但民警千方百计找到郭某家时,却得知郭某于1994年离世。线索再次中断,案件三度陷入僵局。

2021年,专案组第四次前往福州开展搜寻工作,专案民警利用雨城公安官方抖音号——雨城警方发布了一篇主题为《钟波你在哪里?》的短视频,呼吁大家提供线索。福州市当地官方媒体、抖音官方、大V账号纷纷助力、转发,但还是未能收集到有效信息。

峰回路转

勘破迷雾点亮“流子”归家路

在福建厦门初见钟某

2024年,雨城公安刑警大队第五代专案组民警接手案件后,回访以前办理过该案的民警,梳理案件信息,并将信息上传。

11月2日,喜讯传来。公安部推送打拐会战线索,发现在福建省厦门市,有一名与钟某年龄、地区、特征等都高度符合的人员——吴某(现名)。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帮助下,找到了37岁的吴某,经其同意后,采集了他的DNA信息,并与钟某某两夫妻的DNA进行鉴定。鉴定结果:吴某系1992年在雅安市雨城区苍坪路被拐走的钟某某夫妇之子。“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由衷的为他们一家人感到开心,32年的努力、5代人的传承终于有了结果!”日前,记者见到雨城公安刑警大队大队长胥珍澎时,他说。

在飞往四川的飞机上,吴某兴奋极了,一路上不停询问胥珍澎自己生父母的情况,过得好吗?身体还硬朗吗?……似要把这些年来,发生的所有事都了解一遍。可到了雅安,兴奋的吴某却“偃旗息鼓”,也许是近乡情怯,他木讷地抱着民警手中递过来的鲜花,思绪随着离父母越来越近,不知飘向了何处。

9日,在雨城公安刑警大队为这一家子准备的家宴上,吴某怀揣着忐忑,见到了自己的生父母。那刻,没有过多的言语、没有过多的动作,只剩三双包含泪水的眼睛,相互对望。“回来了,就好。”钟某某拍着吴某的肩膀说……

三十二年来,雨城公安五代刑侦人从未放弃过对钟某的寻找,2024年,这份坚持终于迎来了曙光。一场简单而饱含深情的家宴将离散了32年的亲人紧紧相连,让他们的“团圆梦”变成了现实,在泪水与笑容的交织中,为这份跨越32年的寻亲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