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也有了!成都交警创新推出“车位串联”新型掉头交通组织模式

  
2024-11-11 17:14:24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随着成都全市交通堵点治理工作的推进,成都交警聚焦路口交通优化,在已有 “车道并联” 模式经验基础上,创新推出 “车位串联” 新型掉头交通组织模式,11月11日,该模式在武侯大道与聚福路交叉路口正式落地实施,此举将提升路口管理的数字化、智慧化与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挖掘路口通行潜力,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武侯大道(三环路至武兴二路)南侧区域人口密集,涵盖住宅、商业与学校等多种功能业态,交通吸引力强。武侯大道与聚福路交叉路口作为武侯三环路外侧首个信号灯路口,出城方向左转与掉头需求旺盛。以往传统的绿化带端头掉头模式,致使左转与掉头车辆相互干扰,频繁引发车辆排队拥堵。

为突破这一 “掉头难、掉头慢” 的困境,成都交警借鉴青羊区日月大道与成飞大道交叉路口、高新区剑南大道与天府一街交叉路口的 “多车道并联掉头” 成功实践,于武侯大道与聚福路交叉路口试点 “多车位串联掉头” 交通组织模式。在试点期间,交警部门密切跟踪运行效果,持续完善相关设施并强化提示信息。

“多车位串联掉头” 模式下,车辆依据路口交通标志与标线指示,依次进入特定编号的掉头车位等候信号。绿灯亮起时,各掉头车位车辆同步启动掉头。前方车辆完成掉头后,后方车辆需前行至首个空闲车位再行掉头操作。此模式在该路口的应用,通过精细划分掉头区域、优化信号控制与配时,显著缩短了车辆路口通行时间,有效缓解了因掉头排队过长、速度迟缓导致的拥堵状况,同时优化了掉头与直行车辆的通行秩序。

下一步,成都交警将持续监测 “多车位串联掉头” 与 “多车道并联掉头” 模式的运行成效,精准评估新型车道的路口通行能力,并据此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此外,还将在具备条件的其他路口逐步推广这一创新性的治堵举措。在此,提醒广大驾驶员留意路口 LED 屏提示信息,严格依照交通标志标线指示操作,安全高效地完成路口掉头,携手提升路口通行效率,为城市交通的顺畅有序贡献力量。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