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法评| 海马体照片被禁证件照较“真”不是坏事

  
2024-11-08 15:43:14
     

特约评论员 李晓亮

平时我们都爱说“较真”,往往泛指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字面意义上的较“真”,一般还是难得一见的,最近恰有一例:“冲上热搜!‘考研报名禁用海马体照片’,多方回应”。

为何被禁,“真”从何来?这就要从何为“海马体照片”说起了。这种照片具有独特的艺术和美化效果,和数十年前那种“丑到失真”的身份证类证件照完全不一样。因源于海马体照相馆,故将此类照片统称为海马体照片。因有失真风险,辽宁省抚顺市招考招生办考点注明准考证照片“严禁化浓妆、修图,禁止使用海马体照片”。其实,除了抚顺,类似操作并不鲜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传媒大学考点(1133)网上确认公告》提到,“照片不得做任何修改(不得使用PS处理);不得过分美化(包括但不限于化妆、磨皮、瘦脸、美白等)”;《河南省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公告》提醒准考证照片将与公安部身份证照片库自动比对,不符合要求的无法过审;甚至早在2022年,厦门也曾提醒研考考生拍证件照时不化妆,不佩美瞳,头发不遮挡脸部,能如实反映本人近期相貌,严禁修图。

考研领域之外,类似提醒还见于杭州公安:办理出入境证件时,“海马体”或经过其他美颜工具P图的照片,核检不能通过会被退回。

是公共之手伸过界,干预私权领域管得太宽么?非也。没人会管他人的自拍照、艺术照、朋友圈照是否修图太甚,是选择素颜,还是过度粉饰,都是个人审美和选择的权利,旁人无权置喙。

对海马体照片说“不”的场景,都是公共生活场域,这种代表法定身份标志的证件照自有其严肃性。为何相关声明都提醒考生,上传照片将与国家身份证照片库比对?就是将这种“公考”的身份核验程序,引入真实而权威的“全国唯一性”认证,为安全加码。证件照的功能性优于其观赏性,它就是为了守住求真求实的最底线关隘,如果上传的作为个人身份证明的报考照片,P得云山雾罩,甚至给一些作奸犯科者留下可乘之机,那么最终受损的恰是自身的权益。

这并非危言耸听。当年网络不发达之时,高考冒名顶替案导致多少“被盗的人生”,贵州的“罗彩霞案”,山东的“2年242人被冒名”事件,都曾轰动全国。

如今人脸识别技术成熟,若入学资质核查不严,证照方面不严卡质量关,会给不法分子留下多少技术漏洞?

从另一层面来说,商业裹挟的美丑定义都是生意和算计——不盲从不流俗,独立思考,多元宽容,跳出框架,自信强大,活出自我,那么“海马体之争”自然也就不会出现了。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