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临其境学习安全知识 全省中小学防灾减灾实践教育试点启动

  
2024-10-25 10:30:42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文/图

“同学们,戴上VR火灾逃生体验眼镜,赶紧寻找身边的安全出口。”“哇噻太逼真了吧!我看到绿色的安全出口标志啦。”10月24日,全省中小学防灾减灾实践教育试点工作开班仪式在成都启动。来自成都市武侯区明远书院的200名师生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开展了4课时身临其境的防灾减灾实践教育活动。



据了解,为针对性提高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生命安全课程趣味性和实践性,省教育厅、省应急管理厅拟在全省有计划组织中小学生到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开展防灾减灾实践课。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和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从即日起开始对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实践进行试点,探索沉浸式、体验式、探究式安全宣传教育新模式,打造在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样本经验,推动全省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地方防灾减灾馆等载体资源开展安全实践教育。




“我今天体验了8.0级地震,震感太强了,学习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真的很有必要。”明远书院六年级学生激动地说道。

“今天课程包括感受灾害4D动感影院观影、认识灾害沉浸探究以及防救灾害、应急救护等模拟实训,学生们可以在安全实践导师指导下,在馆内各主题展区进行安全实践学习,沉浸式体验学习安全知识。”武侯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是第一批实践教育活动,接下来将按照200人/批次规模,每周组织2—3批学生进馆学习。



不仅是带着学生们来现场学习体验,10月19日—20日,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还组织了武侯区明远书院、晋阳小学20余名安全课教师和学校的安全保卫负责人,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实践教育试点师资培训,老师们返校后可对师生开展“二次授课”,让更多的师生学习常用的自救互救技能。

除了学生、老师能够参与进来,家长还可以通过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微信公众号在线预约,利用周末、假期等空闲时间,免费带学生进馆研学。

“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省教育厅安全稳定与信访处负责人表示,希望借此机会推动全省中小学充分利用地方防灾减灾科普基地等载体资源开展安全实践教育,有效提升全省中小学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