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李季 实习生 熊隽菡 锦江监狱供图
每朵花盛开的背后都离不开育花人的细心呵护,监狱民警在高墙内播撒希望,让迷失的灵魂重新找到人生方向,重新绽放出生命之花。
近日,锦江监狱收到了一面通过邮寄方式送来的锦旗,这面锦旗不仅是一份意外的礼物,更如同一封感谢信,缓缓展开了“育花”民警黄伟真心真情开展教育改造的故事。
作为锦江监狱三监区绿化警组警长,黄伟深谙“育花即是育心”的道理,致力于寻找栽培花草与教育改造的连结点。他通过开展“育花育人”系列讲座、花卉栽培技术培训等方式,引导罪犯能在精心栽培鲜花的过程中,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快乐,懂得用改造成果“妆点”新生,以此在罪犯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
由于外部环境变化,部分种子可能无法发芽,要想提高发芽率,就需要育花人的细心呵护。2024年春节前夕,黄伟敏锐地察觉到一向改造积极、且即将刑满的罪犯周某连续几日情绪低落,时不时流露出消极思想,甚至开始抵触改造。于是,黄伟立即与周某开展深入谈话。原来,周某在与家人的信件中得知自己的父母想让他和女友分手,现在女友与其父母产生了矛盾,也不与他联系,周某十分着急,却又无能为力,情绪一直不稳定,导致改造中多次违规。
黄伟一边耐心安抚,鼓励周某通过书信方式,理性表达想法,并着重关注周某平时情绪状况;一边在组织罪犯拨打亲情电话后,主动与周某的家属沟通,转述周某的真实想法,建议周某父亲来狱开展会见,让双方面对面交流,化解矛盾。最终,在黄伟的努力下,周某与家人打开了心结,周某很快以积极的状态重新投入到改造中。
想要花草长得好,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除了日常管理,还得适时施肥,保证有足够的养分可供绽放。黄伟坚持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每周与罪犯进行谈心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改造情况,罪犯家庭一旦有什么变故、思想有什么波动,他总是第一时间帮助化解心结。同时,他将自己爱好阅读的习惯和教育改造相结合,常在谈心谈话中向罪犯讲述高墙之外的新形势、新变化,传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鼓励罪犯多去图书室,从书籍中汲取智慧的力量。在他的带动下,监区的许多罪犯在学习中重拾了改造信心。
这面锦旗,是黄伟十几年来开展教育改造工作的一个微小见证——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不仅培育出了20多个品种、数万盆生机勃勃的花卉,更见证了无数迷失灵魂的蜕变与重生。
在四川监狱系统中,还有许多像黄伟一样,勤勤恳恳扎根改造一线的“特殊园丁”,他们用春风化雨般的改造方式,在罪犯干涸的心灵中“浇灌”出一片希望之田,帮助罪犯树立改造目标,重拾回归社会的信心决心,开出“新生”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