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故事 | “自由”诚可贵,守法更重要

  
2024-06-24 14:41:45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李季 省监狱管理局供图

罪犯刘某某,1998年出生,初中文化,由于从小娇生惯养,导致他在学校无视校纪校规,经常打架、顶撞老师,多次受到学校处分。初中毕业后,父母让他去学理发,他嫌脏;让他去学厨师,他嫌累,整天游手好闲,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寻找刺激和快乐。


2015年,刘某某充当地下钱庄催收高利贷的“打手”,一直在法律的红线徘徊,作为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当从一些“瘾君子”口中了解到毒品可以“赚快钱”时,他便铤而走险,做起了毒品“生意”,最终于2016年,因犯运输毒品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身份的突然转变和失去自由的痛苦,让入监时还不满20岁的刘某某看不到未来人生的方向,改造态度十分消极。

雷马屏监狱主管民警秉承教育人、转化人、挽救人的工作理念,多次跟刘某某谈话,从思想上引导他面对现实,以平和的心态积极改造,彻底与自己的过去告别,同时要求刘某某要遵规守纪,听管服教,特别告诫他:“你刑满之后还年轻,以后回到社会有更精彩的人生需要你自己去努力创造。”民警不厌其烦地教育劝导,让刘某某逐渐意识到“自由”是有可能重新拥有的,人生是有希望的。渐渐地,刘某某的改造心态开始有了变化……


在2019年的一次亲情帮教活动中,3年未见母亲的刘某某心情激动,拉着母亲和妹妹的手说:“对不起,我真的知道错了,你们不要放弃我,一定等我回家。”并承诺刑满后一定用实际行动来弥补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伤害。刘某某的真情流露和悔意深深地打动了家人……刘母看到儿子的改变感到很欣慰,十分感激监狱对儿子的教育。

经过民警的教育和亲人的鼓励,刘某某态度有所转变,民警迅速抓住这个关键点,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教育转化。从被子叠成豆腐块、洗漱用品朝向一致、作息时间统一固定等这些基本行为规范入手,矫正刘某某的陋习,规范其改造行为。为引导刘某某树立改造信心,主管民警指定他代表监区参加全狱罪犯内务评比,并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他的改造成绩得到监区民警的一致认可,监区其他罪犯也对刘某某有了新的认识。


目前,刘某某的刑期还剩三年,他满怀信心,开始为回归社会做准备,加强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学习。改造间隙,他都在监区图书室学习家电维修的相关知识,“我希望在刑满之后能够自力更生,做一个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有贡献、有责任心的守法公民。”刘某某说。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