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法评| “1元官司”的两点启示

  
2024-06-06 15:56:02
     

特约评论员 周葱

经常听闻“索陪1块钱”的官司,都是争个理,所谓为名誉而战。“1块钱”就是个象征数目,因其索赔数量少往往引人关注,而上海法学院学生小艾诉丰巢索赔1元案,这里的一元是就是案情实际发生数,显得更加有趣。

案情并不复杂,就是小艾认为丰巢方面未完全尽到告知义务,1元钱的快递保管费收得不合理。一审中,该诉求得到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支持,判定丰巢退还1元保管费。

此事所以有趣,在于一般人不会为了1块钱去打官司。遇到了,一般都算了,最多吐吐槽,谁还会为1元钱兴师动众呢?哪怕要回来也不能加个鸡腿。恐怕相关企业也是这样想的,但小艾显然不愿意接受不公正的东西,勿以事小而不为,这应该是这起“1元小案”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

社会法治很宏大,但却是由一个个细节构建的。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轰轰烈烈的事,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运用法律武器“大干一票”。如果人人遇到小事都不较真,日积月累,社会法治这个大厦终会被侵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元钱看起事小,但考虑到整个快递行业之庞大,千千万万个1元钱就绝非小事。目前看,因为一审判决的影响,深圳邮政管理局已经约谈丰巢公司,并且启用了新的通知模板,附上了新的计费规则提示。可见,1元官司并非无用,其影响也不只涉个人,它可以推进一个领域的某种进步,惠及更多消费者。

有人注意到,小艾是上海法学院的学生。这个身份可能是他勇于出面的重要原因,也让大家对当代年轻人的担当感到欣慰。不过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收1元钱保管费肯定不是新事物,为什么此前那些被收费的人没有吭声?打1元官司也并不容易,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承受不可知的压力。现在小艾官司打赢了,大家自然点赞支持,有多少人想过下一次遇到相似情况,也做一回小艾?法治环境应该是共建共享,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如果自己遇到不公就退缩,只希望别人出头,然后坐享其成,“小艾”们的勇气只会越来越少,法治环境的推进也会更慢,这应该是这起“1元小案”带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

法治在生活中,法治在小事中。不惹事,不怕事,遇到不公要说出来,理性维权,也可以倒逼企业改善服务,遵守规则。生活是琐碎的,不怕事小,日拱一卒,如此,良好法治环境可期。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