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视频快处”今日全川上线!记者直击德阳首单快速处理

  
2024-06-01 18:03:39
     

王俊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陈博 文/图

“线上出警一键快处”,6月1日,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远程视频快处全省上线。事故当事人只需打开“交管12123”App“事故视频快处”模块,即可一键视频报警,远程完成轻微道路交通事故的快速取证、撤离和认定,大大提升了轻微交通事故处理效能。

德阳首例“事故视频快处”

拍个视频就搞定

广汉市是我省第二批、德阳市第一批开启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远程视频快处的试点城市。6月1日这天,“广汉交警事故视频快速处理中心”也正式运行,中心承担着老城区雒城镇及北区新区长春路以南和三星堆景区附近,以及部分乡镇辖区内财损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工作,适用时间为每日8∶00时至18∶30时(全年无休)。

作为运行首日的值班坐席,广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特勤中队中队长王彦喆和辅警刘真诚7点过就来到了办公室,他们打开电脑,摆放好了摄像头的位置,确保视频清晰流畅。


广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被省公安厅评为2023年度交管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特勤中队被评为德阳市成绩突出集体,去年线下快处轻微交通事故3700多起。作为德阳市唯一试点城市,开通前期,广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做了充分的准备,派出人员前往首批试点城市自贡学习,配备专门的事故认定民警和接线员,并对大家进行了操作流程的培训。

下午3点57分,在广汉市连山镇,付某驾驶小型汽车在倒车时与另外一辆小型汽车相撞,两车受损。随后付某便拨打电话报警,这也是德阳市首例通过“事故视频快处”的方式进行的报警。


“请您把对方当事人叫在一起,同时打开手机声音免提外放。”在接到付某的报警视频后,王彦喆和刘真诚指导他用手机拍下了事故的方位、车辆受损部位、双方当事人合影、道路标志等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刘真诚实时拍照将证据固定了下来。同时,不需要双方当事人提交上传相应证明材料,系统自动核验了驾驶人、机动车和交强险信息。

通过现场传来的信息,王彦喆首先认定符合轻微交通事故,随即他便对事故进行在线定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1条之规定:付某负此次事故全部责任。

随后,王彦喆通过发短信的方式告知当事人并向其推送电子责任认定书,当事人收到责任认定后即可一键理赔。

“事故视频快处操作便捷,我们出警处警迅速,大大提高了交通事故处置效率。”王彦喆说。据统计,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0%左右。损失虽小,但由于驾驶人对政策法规不了解,对事故原因认识不一致,很难自行协商解决,从而导致事故车辆长时间占用道路,造成拥堵。

“通过我们的远程视频快处,事故双方如果对处理结果无异议,他们就可以撤离现场了,这样道路交通秩序很快便能恢复顺畅。”王彦喆说道。

解决处理事故耗时长来回奔波问题

成都作为全国首批试点推广“交管12123”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的城市,经过1年的运行,已基本实现“1分钟接警、3分钟快撤、5分钟处理”的效果,每起事故处理节省时间成本80%以上,创新打造了轻微交通事故快处服务新机制。

“请问是尾号8105的车主吗?我已经通过视频给你把事故处理完毕了,请把车辆挪到安全的地方去,然后到交管‘12123’App网办进度里面查看电子版的事故认定书。”记者走进成都交警十四分局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中心,值班民警向记者展示了视频快处的全过程。

对于十四分局辖区路网实际情况,“事故视频快处”发挥了重要作用,成都交警十四分局副局长王文军介绍,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试点推广交管“12123”交通事故视频快处,施行以来有效解决了群众处理事故中的耗时长、来回奔波等问题,不断提升公安交管服务水平。

“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分局运用视频快处处理财损道路交通事故1352件,已经达到70%以上的机动车财损事故通过视频进行快速处理。”王文军说。

“你好,我们这边两车擦挂,请问我们该走什么流程!”成都交警五分局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中心一片紧张繁忙,不断有发生轻微事故的车主打来视频求助,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视频与车主进行“线上见面”,从而配合现场取证,快速出具责任认定。

作为成都最大的中心城区,成都交警五分局的辖区成华区机动车数量多、道路交通复杂,轻微道路交通事故量大面广。为此,五分局视频快处中心设立了3个接警席位同时工作。五分局事故处理大队副大队长蒋捷说:“自‘事故视频快处’应用以来,广大车主的使用频率在不断提升,视频接警量也增在慢慢增加。”

“视频快处带来的速度提升,还能有效防范因现场撤除不及时引发的交通拥堵和二次事故;同时事故处置工作效率的提升,让我们能有更多警力投入到超大城市缓堵保畅中。”蒋捷说道。

说到体验感,成都车主彭先生告诉记者:“我已经使用过视频报警2次了,每一次通话效率很高,责任认定书12123上就可以查,不需要跑快处中心了。”

处理过程公开透明

让群众省心放心

“请问您是事故当事人吗?”“请简要说明一下事故经过。”在绵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五大队的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中心里,坐席民警韩超与报警人进行着视频连线。


为确保绵阳市“事故视频快处”上线顺畅运行,从今年4月起,绵阳交警便进行了“事故视频快处”的试运行。相关大队对系统进行了反复测试,抽调业务能力强的事故民警进行专门的培训。虽然不用去现场,但是否是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这些经验丰富的交警一眼便能看出。自试行“事故视频快处”以来,一起轻微交通事故平均处理时长为6分钟左右,市民反响非常好。

“利用这个系统报警处理事故,民警不用赶往现场处置,当事人双方也不用再前往事故中心领取事故责任认定书,可以大幅提高事故处理效率,处理过程公开透明,让群众更省心。”绵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事故预防处理科科长冯聪颖说。

记者从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获悉,从6月1日起,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远程视频快处继去年在成都、自贡、达州三个城市试点后,已经在全省另外18个市州部分区域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事故视频快处”最快5分钟完成信息采集,8分钟拿到事故认定书,定损、理赔一键流转衔接,轻松完成交通事故全流程快速处理。实现了快处快撤,彻底解决轻微事故处理“流程多、手续繁、时间长”等弊端,真正做到事故处理“掌上”办结、事故纠纷“指尖”化解。

编辑:徐雯夏   校对:何盈巧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