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文/图
《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今起正式实施,全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的全环节、全过程相关活动都有法可依!6月1日上午,由成都市文明办、成都市道安办主办的“新规启航 守护安全”——《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普法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中心广场举行,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市民主动学法遵法守法,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共同创建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启动仪式上,电动自行车经销商、共享单车企业、快递外卖小哥、学生代表、社区文明交通志愿者在现场作出了“践行条例 文明有约“承诺。随着嘉宾推下横杆,《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普法宣传活动从春熙路出发,正式在全市开启,通过开展广覆盖、多层次、接地气、强渗透的宣传活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条例的热潮,促进全民知晓、全民监督、全民践行,营造从源头加强非机动车安全管理的良好法治环境。
新修订的《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遵循全链条管理理念,明确了非机动车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完善了生产、销售、登记、通行、停放、充电等环节及新型业态的相关规定。这一制度性突破,标志着成都市在推动非机动车规范管理、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城市治理难题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将更好满足群众生活需求,也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是成都市推动非机动车规范管理、用法治思维破解城市治理难题的制度性突破。成都市副市长胡国民在致辞中强调,条例的修订实施意义重大,其贯彻实施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带动身边的亲朋好友共同践行文明交通;新业态企业如快递、外卖、共享单车等要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交通安全管理义务,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希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广大市民的密切配合,大力推行“八不一戴”文明公约,人人参与、齐心协力,共建共创共享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启动仪式后,公众参与活动随即开始,在“普法市集”现场设置了交通法规有奖问答、文明骑行我代言、交通违法消消乐、文明公约我践行等丰富的互动体验活动,通过沉浸式的参与,让市民在参与过程中更深入的学习到条例规定,也收获了安全骑行的知识。
6月1日全天,全市各地大力开展“社区普法市集、全民知识竞赛、趣味科普游戏、骑手安全承诺、小手牵大手”等公益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积极践行“八不一戴”文明公约,做到驾驶非机动车不闯红灯、不逆向行驶、不改装加装、不走机动车道、不分心驾驶、不醉酒骑行、不违规载人、不违规乱停,坚持佩戴安全头盔,让文明守规成为骑行路上最好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