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
5月31日,省高院向媒体通报了全省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情况。据悉,2023年以来,全省法院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全力开展教育帮扶工作,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同期犯罪人数比率1.89%,同比下降4.5%,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下降。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审结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406件,惩处罪犯3170人。妥善审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审结涉及未成年人抚养、收养、监护、探望等民事案件29714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离婚案件中,我省法院积极促进家庭教育指导。全省法院单独或联合建立家庭教育服务指导机构136个,在18861余件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对11694余名监护不当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提示书39248余份。
同时,我省法院积极拓宽对外协同,不断畅通联席会议制度。全省法院与成员单位开展专题会议115次,出台或会签规范性文件33份。省高院运用全省司法大数据,形成《全省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推动12家单位联合制定《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加强源头防范综合治理的意见》。
此外,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未成年人校园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社会治理难点、堵点问题把脉开方,我省法院主动向教育局、学校、公安、文体局等部门发出涉未成年人司法建议300余份,强化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落实落细“抓前段、治未病”。
今年4月,省高少年审判法庭成立。据省高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已制发关于推进全省少年审判工作现代化的三年规划:2024年夯基垒台,实现省内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全覆盖;2025年树优争先,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予以推广;2026年固强鼎新,形成公、检、法、司“一盘棋”配套衔接制度,构建起纵向顺畅、横向一体的少年审判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