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李季 省女子监狱供图
近日,四川省总工会对四川省工人先锋号表彰对象名单进行公布,四川省女子监狱十监区光荣登榜。四川省女子监狱十监区成立于2012年,是省内第一所集中关押女性特殊病犯的专管监区。成立11年来,监区民警始终肩扛正义、致力新生,用倾情关爱点亮希望,用忠诚履职践行担当。
坚守:暗夜里的一束光
“你要是去了我就跟你离婚!”“妈,你都四十多岁了,为什么要去那么危险的岗位?”时钟拨回到2012年12月。家中亲朋好友的极力反对、民警思想包袱仍待“破冰”……监区成立之初困难重重,但第一代监区民警却始终脚步向前、步履铿锵。
还记得特殊病犯正式收押的那天,民警们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手套,“全副武装”给罪犯搜身。当时,特殊病犯下意识地与民警保持距离。大家立马意识到,这不仅是现实的距离,更是心灵的距离。于是,民警统一脱下防护服,和罪犯进行面对面交谈。看到民警的举动,有的特殊病犯偷偷抹了眼泪,她们感受到的,是来自民警的接纳与温暖。
“在这里工作,有没有心理负担?”这是每名监区民警必定会被问到的问题。“我也会害怕和彷徨,但更愿做暗夜里的一点光,给她们重头来过的勇气和希望。”一位民警曾这样说。在漫长的高墙岁月里,她们与特殊病犯朝夕相处,用爱、用情为这群身体与心灵双重“患病”的罪犯指引新生之路,在岁月变迁中用忠诚与坚守书写动人篇章。
探索:摸着石头淌过河流
高墙内的夜晚,万籁俱寂。“快联系医院,做好对接工作!”罪犯张某在洗漱时突发晕厥,需要紧急送医。由于特殊病犯发病率高、易交叉感染等实际情况,监区专门针对特殊病犯夜间送医工作展开梳理总结,提炼出“特殊病犯送医规范”,从“零经验”转变为标准化处理。但工作的挑战还不止这些:病痛折磨下罪犯情绪易波动、缺乏科学健康的卫生习惯等,十监区民警在不断摸索中找到管理特殊病犯的方法。
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十监区及时组织复盘,查隐患、找漏洞、添措施,采取“八到位”防控举措,创新优化“防+治”“2+3”等日常管理办法4个,总结“处置八要点”等20余条经验。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形成“特殊罪犯管理标准规范”,十监区梳理集成出适合特殊病犯管理实际的“一区两模式”规范化管理模式,确保了监区持续安全稳定,实现监管改造“零事故”。
创新:有一把火“苼苼”不息
燃起的火堆下,⼀束束明亮的火把映照出罪犯充满期待与希望的脸庞。针对特殊的犯群结构,十监区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举办“高墙火把节”等文化教育活动,用小小的火把点燃她们心中希望的火焰,让每一名罪犯找到归属感、认同感,展望美好新生的未来。
“高墙火把节”是十监区创新特色教育的一个缩影:创办“脱盲班”“快乐普通话”等课程,确立以“扫盲”“普法”为重点的基础核心课程,不断提升罪犯的认知交流能力;探索创立“糖葫芦”“帮帮团”“游戏拼字法”“歌曲记忆法”等教育新模式,激发罪犯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现罪犯脱盲率100%,很多人能够自己拿起笔给亲人写家书;以“一苇+苼”联名课堂为依托,开展“苼”活剧场、“苼”趣工坊、“苼”动舞台等一系列兴趣小组,充分挖掘罪犯改造立足点,让她们找到自我价值,坚定改造信心,在学习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