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担当不青春!奋斗致“警”青春 ——记芦山县公安局飞仙派出所副所长陈鹰

  
2024-05-01 13:26:05
     

魏楠 杨永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棕贤

【人物小档】

陈鹰,男,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10月出生,2010年2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雅安市芦山县公安局芦阳、飞仙派出所工作,现任飞仙派出所副所长,二级警长。2011年以来,获评优秀公务员6次,记嘉奖4次,记三等功3次。2023年被四川省公安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选表彰为“四川省优秀人民警察”。

陈鹰从小就有一个警察梦,他心目中警察就应该是威武帅气,以一敌众,穿越枪林弹雨,打击违法犯罪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

怀着年少的梦想,陈鹰在实现梦想的泥泞中砥砺前行。“苍天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他终于圆满成功,成为了芦山县公安局的一名民警。梦想照进现实,现实中的警察和他在想象中的警察大不一样……

也正是这“不一样”的落差成就了陈鹰的警察故事。

“谁说平凡就不是英雄”


猕猴桃盗窃案指认现场 

2010年2月,陈鹰背着行囊前往芦山县公安局芦阳派出所报到。身着警服,头顶警徽,陈鹰心中充满着忐忑与激动。忐忑的是警察这份职业带来的责任和压力;激动的是他终于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冲锋在打击违法犯罪的一线,守护群众安全。

可陈鹰没料到,警察工作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光鲜亮丽,没有抓贼擒敌时的惊心动魄,更没有去拯救世界的“超级任务”。除了日常警务,更多的是纷繁琐碎,还面临着调解各种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留守儿童等诸多问题。

实习期间,这些日常琐事成了陈鹰工作的全部,常常口干舌燥调解着“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落差如此之大并没有浇灭陈鹰的警察梦想,反而坚定了他心中的信念与韧劲。日常工作中,陈鹰不仅认真学习钻研业务技能,还不耻下问,虚心向前辈请教办案经验。寒来暑往,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成为了芦阳派出所中的办案高手、群众工作能手,是大家公认的警务工作“多面手”。陈鹰真成了警队中的一只“雄鹰”。

虽说他工作努力成绩斐然,但他想成为一名专职破案的案侦民警的愿望不曾动摇。“我那时在心里期待着,如果哪一天我的办案能力提升到一定水平,说不定县局会将我调到刑警大队去。”陈鹰笑着说。

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突发强烈地震,改变了无数的家庭,改写了无数人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陈鹰对职业的看法。抗震救灾进入应急安置阶段后,芦山县公安局在政府和上级单位的指导下,根据帐篷安置点的集散情况和地理环境条件设立了21个“帐篷警务室”。而陈鹰,被安排负责“芦阳二小帐篷警务室”,这小小的12平方米,成为了他的临时小家,也成为了群众安心放心的后方。

“那段以帐篷为家的日子里,根本没有休息的概念,一睁眼就是连轴转的工作。天天都在一线、时时都在入户走访、随时都在做群众工作、每天都在汇总上报各类数据。”陈鹰回忆到,“累是真的累,但我辖区受灾的老百姓充分的理解与支持感动着我,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力量。在我口干舌燥时羞红着脸塞给我矿泉水的小朋友;在我错过单位盒饭时热情邀请到帐篷里一起吃饭的大妈;在我冒雨执勤时递给我伞的小伙子……他们就是我的亲人。”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陈鹰慢慢明白,警察的荣光不仅仅是与犯罪分子的英勇搏斗赢得的掌声荣誉,更是解决群众身边一件件平凡小事带来的踏实安心。如果说威风凛凛的刑警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超级英雄”,那扎根一线的派出所民警则是为民解忧的“守护神”。谁说平凡就不是英雄了?

“一生的信念,平凡中的不平凡。”

 


陈鹰(右一)参加重点项目调解室工作例会

陈鹰工作上总是任劳任怨,服从组织安排,从不挑肥拣瘦,因此历经多次岗位转变。2011年,在芦阳派出所的实习期结束后,他被调往芦山县公安局工作。2018年,因岗位变动,陈鹰再一次回到了芦阳派出所,并于2020年任职芦阳派出所副所长,分管社区警务工作,但无论在哪,无论职务高低,他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信念始终未变。

“快!快!南兴街大桥有人跳河了,你们快点去!”一个初春的夜晚,一通报警电话打破了平静,突如其来的警情让疲惫一天刚刚入睡的陈鹰猛然间惊醒,他不顾疲惫抓起装备夺门而去。抵达现场后发现是一名深度醉酒的年轻男子不慎从桥上摔下,刚好掉在下方的桥洞中,经观察,该男子虽摔得不轻,但无生命危险。在陈鹰沉着冷静地指挥下,大家齐心协力将男子从大桥近70度的斜坡处抬了上来,送往医院治疗。

当陈鹰和同事刚与醉酒男子家属交涉完准备返回派出所时,又一通电话又打了进来。“鹰哥,南门大桥又有一个人要跳河!”两人马不停蹄赶至现场,在劝解过程中了解到,两人为父子关系,因儿子不能接受父亲与母亲离婚和其他人重建家庭,便以死相逼。经过陈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下,两人终于上岸,待到他们情绪基本平复,交由家属带回照顾时,天边早已泛起了鱼肚白。

“不知道经历了这些事能否让两个家庭有所感触。”又是一个不眠夜,在床上翻来覆去的陈鹰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他对记者说,像这样的跳河事件算是很“惊险”了,别说一晚上还发生了两次,在日常生活中,更多是家里长家里短的事情,都是扯扯“嘴皮子”。但这样的小事,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天大的事,如果处理不及时,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发展成不可控的“大事”。所以陈鹰从不忽视每一件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总把老百姓这些“小事”作为“大事”来抓,总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每一次矛盾纠纷的调解陈鹰必须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每一次成功调解的背后都是陈鹰工作的不易与艰辛。当看到矛盾化解时,双方脸上浮现的笑容、紧握的双手、发自内心地感谢、送来的锦旗……这一刻工作的艰辛与疲惫早就烟消云散了,这让陈鹰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在日常工作中,身为副所长的陈鹰总会积极总结梳理每日工作,将新时代“枫桥经验”和社区民辅警专职化工作机制相结合,以最大力度保证警力全下沉,为社区民辅警全面松绑减负,确保其有充裕的时间“走村访户”拉近警民关系。在他的努力下,芦阳派出所涌现了一批勇于担当、恪尽职守、迎难而上的民辅警,他们以无悔的青春和满腔的热血一次又一次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誓言。

此外,他以公安派出所“一网考”相关指标、细则为导向,以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目标开展工作,针对各警务室存在的问题特点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有效地为社区民警梳理了工作思路。2020年至2022年,芦阳派出所在全省公安“一网考”考核中成绩稳定前5%,2023年名列全省第7,同年6月被省公安厅命名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愿做照亮他人的那束光”


救助一名走失老人

“人们常说警察是照进黑暗的光,照亮了黑暗的每一个角落。”这句文艺范儿十足的话语,不仅彰显着警察的责任,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2023年,陈鹰被调往飞仙派出所任职副所长。在基层工作的千余个日夜,尝遍了酸甜苦辣咸的他说,“愿做照他人那束光,为人民群众带来稳定与安宁。”

2023年4月,芦山县飞仙关镇“3A”级国家旅游景区“川西药谷·禾茂田园”举行首届鹿岛公园+小丑巡游文化旅游节,刚被调往飞仙派出所的陈鹰还未熟悉情况便面临着此次大型活动的举办,他临危不乱,凭借过硬的警务素质,立即进入工作状态,着手准备该活动的安保工作,力求活动圆满举行。

“请问卫生间怎么走?”“请问这家民宿在哪呢?”……旅游节当日,陈鹰安排完工作后,在“川西药谷·禾茂田园”里边巡逻边回答着游客的问题。“在景区内,我们安排了多处巡逻点位和数组机动警力,在人流量大的区域,还联合村委会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力量重点巡逻,从根源化解矛盾纠纷。”虽来新所时间不长,但他对基层警务工作早已了然于心。

飞仙关镇内除“川西药谷·禾茂田园”外还有东应夔门、飞仙阁、狮子山景观平台等景点,一到节假日,国道318线飞仙关隧道车流量增大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针对这“瓶颈痼疾”,陈鹰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毅然决然地赶赴一线点位,通过丰富的指挥调度经验,保障节假日道路交通畅通有序,并持续推进 “1+1+N”旅游警务专群联动工作模式,进一步擦亮飞仙派出所“双星所队”“禾茂园警”等旅游警务“名片”。

此外,飞仙派出所辖区内有多个重点在建项目,20余家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陈鹰时常带队前往项目所在地、企业园区,通过与负责人交谈,解决项目、企业困难,积极排查调处矛盾隐患,杜绝减少治安、刑事案件和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等问题,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愿成为那束光,成为人民群众的守护者,一起照亮每一个黑暗的角落。”采访中陈鹰对记者说道。14年间,他的身影融进了芦山的每个角落,无论是田间地头、山村阡陌、大街小巷,还是治安卡点,都留下了他匆忙的身影。在巡逻警车上、繁华街头中、案发第一现场,还是调解矛盾的警务室,他如光般无处不在的照亮每一个人。

陈鹰的故事只是卷首开篇,蓦然回首间,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艰苦奋斗,续写着属于自己的那段传奇……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