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文章“洗稿”发布 起诉“撞稿”公司侵权——成都中院发布2023年成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

  
2024-04-24 16:31:42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冰玉

某公司在网上批量购买文章,“洗稿”后在网上发布,再以侵害其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起诉“撞稿”公司,要求赔偿损失等,后法院判决该公司构成恶意诉讼,并处罚款。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24日,成都中院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2023年成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及十大典型案例,上述案例便是其中一例。


2023年,全市两级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17206件,其中新收15417件,结案14888件,结案率86.53%。成都知识产权法庭受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3018件,审结2472件,结案率81.90%;人均受案达251.5件,人均结案206件。

跨区域审理案件格局成型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在管辖调整后,成都两级法院受案结构有较大改变,跨区域集中审理一般类知识产权案件的格局开始成型。五个有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受案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如2022年,锦江法院知识产权受案2897件、武侯法院知识产权受案1733件,但到2023年,锦江法院知识产权受案3316件、武侯法院知识产权受案3290件。

另一方面,随着一般类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整体下沉,更多经基层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案件陆续转化为成都知识产权法庭的二审案件。2023年,成都知识产权法庭的二审案件数量明显增加,二审案件的受理数量比从2022年的7.31%提升至2023年的36.05%。

涉新产业、新领域案件增加    

在受案类型方面,除传统知识产权案件外,2023年成都法院涉新产业、新领域案件明显增加,先后审理有全国首例涉NFT(数字藏品)销售、转售行为案、首例涉“反向翻墙”技术的不正当竞争纠纷、生物医药制品“重组人活化凝血七因子”技术转让纠纷等。同时,成都法院始终重视优秀裁判的社会指引功用,着力通过高品质裁判深化强保护原则、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引导新兴行业发展、力促文化繁荣,形成鼓励创新的司法导向,多篇案例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

发布成都法院知产典型案例

会上,成都知识产权法庭还发布了2023年成都法院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包括王某玉与海南某科技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优酷公司与成都某网络科技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某设计院公司与四川某建设工程公司、某某机械厂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天津某种业公司与四川某农业公司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龚某与长某社、北京某公司出版合同纠纷案;某优公司与某宇公司、陈某某、林某某侵害经营秘密纠纷案;周某某与某铁路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某计算机公司等与某信息服务公司等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某科技公司与某计算机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刘某龙、刘某飞、许某某复制发行“蓉宝”构成侵犯著作权罪案。

以下本报摘录一起案例进行报道。

案例点击》》

起诉别家公司侵权 法院驳回诉请

2021年12月,某科技公司在其网站发布《好好的古玩行:就这样被玩坏了》一文,署名作者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全文868字,主要内容为“畸形心理状态”“暴发户心态”“盲人的心理”及“骗子心理”四种心态的描述。次日,某计算机公司在其网站发布《好好的古玩行业:就这样被玩坏了》一文,全文869字,载明来源为用户“菩提无树”。某科技公司在当天完成取证,后持王某出具的授权书,以著作权人身份提起诉讼,主张某计算机公司侵害其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要求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等。

经比对,被诉侵权文章与某科技公司主张权利的文章仅存三处细微文字差别。但某计算机公司提交的相反证据证明,某科技公司发表文章前数年,即有大量网络用户发布相似内容文章。其中最早于2017年4月发布的《好好的古玩行:就这样被玩坏了》一文,全文2271字,总阅读量1450万。该文中论述“暴富心态”“畸形心态”“骗子心态”“盲人心态”的文字共1302字。某科技公司主张权利的文章实为对在先文字作品进行同义词替换、语序调整后形成,即通常所说“洗稿”。

经法院责令提交作品创作底稿并说明文章来源,某科技公司最终承认文章系通过网络批量购买取得,且其网站发布的文章中20%(约2000 篇)均以相同方式取得。同时期,某科技公司在高新法院以该类文章提起诉讼40余件。

成都高新区法院经审理认为,某科技公司通过网络批量购买方式取得涉案文章,在案证据足以证明该文章系在不改变他人原创作品中心思想及表达实质的前提下,通过同义词替换、语序调整所形成,不具有独创性,某科技公司亦并非著作权人。某科技公司的交易行为呈现模式化,牟利意图明显,其明知不享有著作权,仍谎称作品系原创主张赔偿经济损失,结合批量购买文章、批量诉讼维权的行为,能够认定具有损害他人权益的直接故意,显然有违诚实信用原则。

诉讼过程中,某科技公司申请撤回起诉,高新法院不予准许。最终判决认定某科技公司构成恶意诉讼,驳回其全部诉讼请求,并依法作出决定对某科技公司处以罚款5万元后公对科克开章一审宣判后,某科技公司未提出上诉,并已缴纳罚款,该案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