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号”车载法庭开进春熙路 锦渝法院谱双城法治协奏曲

  
2024-04-23 16:15:02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王一多

4月22日下午,成都春熙路北口好不热闹,原来这里开进了一辆“重庆号”车载法庭车,成都市锦江区法院联动重庆市渝中区法院,以“智汇锦渝·知护双城‘锦之渝 渝之锦’”为主题,在这里联合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法律咨询活动”。


重庆市渝中区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曾亚妮告诉记者,今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而这次普法宣传活动便是为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跨域协同保护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优化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川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促进作用。

现场,车载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锦知·添翼普法小课程》动漫视频,视频围绕中小微企业涉诉风险与驰名商标保护,立足著作权侵权、商标权侵权、不正当竞争纠纷等典型案例,提炼并展示上述案件中易被忽视的知识产权法律盲区,贴进现实且通俗易懂。

为了让咨询商户及群众更形象地了解侵权行为,更精准地规避侵权风险,车载法庭车外的展台上摆满了实际审判中获得的实物证据——碰瓷云南白药的牙膏,高仿的LV包、PRADA外套,盗版的《三体》书籍、假冒的六神花露水、未经授权的“吾皇”玩偶等。

“真是防不胜防,这个花露水简直看不出区别。”路过的群众闻了闻假六神之后感叹道。“你摸瓶子,假的要光滑些,没有纹理感。”活动中,两院法官共同接受了现场众多群众的法律咨询。对于怎么辨别产品真伪、侵害知识产权的法律后果及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问题,法官还以真实案例为参照、以法律规范为指引,深入浅出地为咨询群众答疑解惑,推动群众进一步提高维权意识、自觉参与到知识产权保护中。

随后,现场法官点对点向周边商户发放了2024年版《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防范提示二十条》,提示企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通过及时注册、登记、续展商标,积极加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等方式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并应通过规范使用企业字号和名称、审慎审查委托加工企业资质等方式降低自身涉诉风险。同时发放了《知识产权解纷指引》,明确知识产权案件管辖范围、纠纷调处流程等,指引借助知产诉调对接平台及“老马工作室”“锦知·添翼调解工作室”等线上线下服务平台调处解纷,努力把知识产权法律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活动还向咨询商户及群众发放了“锦知·添翼”联络卡,联络卡详细载明了护航队成员名单。

“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是评判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营造法治营商环境。”锦江区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潘苏华介绍到,下一步,锦江区法院与渝中法院将不断丰富协作内容,共同唱好“双城记”,促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增强区域知识产权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有力服务和保障。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