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文/图
4月22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2023年四川省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凯介绍,2023年,我省持续完善知识产权转化机制,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转化运用;持续提高知识产权政务服务质效,强化知识产权高水平服务供给。
一是以赋能产业为导向,不断健全运营体系。系统推进四川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和运行,新支持建设18家运营分中心。新建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示范基地1家。挂牌成立四川省知识产权赋能科创型企业IPO加速孵化平台。积极探索构建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全省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96.11亿元、同比增长14.29%;专利商标质押登记项目1020笔、同比增长42.86%。其中,普惠性贷款惠及企业754家、同比增长37.59%。这里需要给大家简单做一个说明,四川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方向上,高度重视对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因为这些企业重资产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加突出,四川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与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对接,不断提升普惠性贷款的惠及面,实现了为中小微企业“雪中送炭”。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发行西部地区首单知识产权ABS产品,帮助10家企业融资1.03亿元。
二是以价值实现为目标,不断完善转化机制。启动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专利转让许可2.49万件(次)。借此机会,顺便汇报一下国家部署的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点完成情况,这是国务院办公厅《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部署的重点工作之一,截至目前,四川省高校院所6.36万件存量专利已完成盘点5.43万件,盘点进度完成率超85%,全省有71家高校完成盘点,占全省95家开展盘点高校的75%左右。四川全面推广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扩大科研单位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自主权,全省高校累计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2084项,孵化企业558家,带动社会投资近210亿元。登记技术合同28395项、同比增长22.22%,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951.58亿元、同比增长18.29%。启动建设四川省非遗数据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三是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不断优化服务体系。新建6个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分平台,新认定10家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新增2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全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3090家,从业人员3.6万人,年营业收入55.6亿元。完善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制度,办理技术调查案83件。新设立2个省级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分站,新增注册学员5.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