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芦茜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雍剑波
3月15日,记者从广安市广安区公安分局获悉,广安区公安分局成功侦破公安部挂牌督办“5·15”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化肥)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捣毁伪劣复合肥生产销售窝点3处,查扣伪劣化肥82吨、生产原料500余吨、包装6500余个,涉案金额2900余万元。
据介绍,该案中犯罪嫌疑人依托实际控制的农药化工公司,在未取得肥料生产资质的情况下,购买原料及包装袋,大量生产有效成分远低于包装标识含量的伪劣复合氮肥和复合颗粒氮肥对外销售,非法牟利。
犯罪嫌疑人之所以能够如此肆无忌惮的违法犯罪,归根于对自己的犯罪“手法”太过于自信,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再坚固的“攻守同盟”也会在公安机关各个击破的侦查战术下被“团灭”。
广安市广安区公安分局提醒,辩别肥料真假,购买肥料前,请到有营业执照、固定场所的肥料经营门店购买合格产品,并索取相关销售票证,不要随意购买外来人员进村下乡兜售的肥料。
购买肥料小贴士:
1、看清肥料名称及商标,肥料名称是不允许有夸张性的语言。
2、看养分和总养分,单一肥料应标明单一养分的百分含量,如尿素含量46%或46.2%,氯化钾:60%,硫酸钾:50%;复混肥料应标明N、P、K各百分含量和总含量,如:N:P2O5:K2O=15:15:15,总养分45%,则表明该肥料为总养分含量为45%的高浓度复合(混)肥;N:P2O5:K2O=13:5:7,总养分25%,则表明该肥料为总养分含量为25%的低浓度复合(混)肥;以及产品标准规定应单独标明的项目,如含氯、可溶性磷。国家规定,不得将氮磷钾元素以外的其它元素或化合物记入总养分。
3、看产品的标准编号。国标为GB开头、化工部行业标准为HG、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为NY。
4、看生产许可证号。凡是纳入许可证管理的肥料产品需办理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分为两种格式,一种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带有“许办”字样,有效期6个月;另一种是工业产品生产正式许可证,有效期5年。
5、看肥料登记证号。根据《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三条:对经农田长期使用,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下列产品免予登记:硫酸铵,尿素,硝酸铵,氰氨化钙,磷酸铵(磷酸一铵、二铵),硝酸磷肥,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氯化铵,碳酸氢铵,钙镁磷肥,磷酸二氢钾,单一微量元素肥,高浓度复合肥。如果您买到的肥料如“复合氮肥”之类的,都是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登记核准生产的,如没有相应的登记信息,有可能买到的是“假肥料”。
6、看包装上是否有生产或经销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
7、查包装袋封口。对包装封口有明显拆封痕迹的化肥要特别注意,这种现象有可能掺假。
购买肥料后,保留“三证”(购销凭证、包装、产品)。购买肥料时要向商家索要销售凭证;其次保存外包装袋;再者保存产品样品;确保购买的肥料出问题时候可以作为索赔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