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李季
“她身上那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披甲枕戈而卧’的状态……”
初春的大凉山,空气依旧有些寒冷。在四川省凉山监狱三监区,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监舍走廊传来,凉山监狱三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李静开始了夜晚的巡查。无数个日日夜夜,她作为监区的“领头雁”,始终扎根监管一线,想在前、冲在前、干在前,“起而行之,雷厉风行”,是她一贯的行事风格。从警18年,李静从新警“排头兵”成长为支部“女班长”,一直都是大家眼中那个韧劲十足、敢冲敢拼的“铁娘子”。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在教育改造罪犯的过程中,李静用耐心、爱心、细心,为一个个失足罪犯点亮心灯,指明新生方向。
“我没错!”罪犯幸某性格暴躁,一点就着,不仅抗拒改造,还动不动就与其他罪犯发生口角。面对这样的“刺头”,李静坚信在坚硬的“外壳”之下也会有一块柔软的地方。
原来,自入狱后,幸某就与2名未成年子女失去了联系,其内心焦灼不已。李静抓住线索,多次与地方联系,开展走访,终于找到了孩子,但其小儿子却不愿意见幸某。“或许他还在责怪妈妈为什么丢下自己。”通过李静耐心疏导,最终打开了幸某小儿子的心结。暑假时,幸某女儿带着弟弟来狱会见,这就像是给幸某打了一剂“强心剂”,幸某在改造路上重拾新生的希望。
经过多年摸索创新,李静想妙招、出实招,创立了一套“静式组合拳”。第一式察言观色消隐患,通过观察罪犯日常“微表情”捕捉心理,及时干预,消除隐情;第二式“索玛德古”化危机,积极践行监狱创新开展的“索玛德古”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百余起;第三式“三星”评比促改造,让罪犯在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中重新找回信心,实现自我价值。
“她身上那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披甲枕戈而卧’的状态,让我们看到了‘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奋斗姿态。”监区民警说,不论是新犯集训现场,还是在管教业务经办、夜间值班巡查,哪里缺人哪里就有她的身影,一句“我来”,时常挂在她嘴边。在李静的带领下,监区先后荣获监狱绩效考核一等奖、四川省监狱系统“管理规范监区”、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汤洪林”党支部、四川省监狱系统先进党支部。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监狱基层女警,她兢兢业业,尽忠职守,无怨无悔,她用自己最平淡朴素的方式,真诚地表达出对监狱事业最长情的告白,默默地守护着代代监狱人一抹藏蓝下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