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入冰冷河水  勇救落水群众 揭秘四川监狱民警“教科书式”急救的背后

  
2024-02-24 14:37:35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李季

“我不可能见死不救!”2月22日,谈及21日在府南河救起一溺水女子,四川省川北监狱民警李志新还心有余悸,“当时心里就只有一个想法,我一定能救她!”争分夺秒,生死时速,最终溺水女子被李志新救起,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其家人也正在医院陪同治疗。

“该出手时就出手”。记者梳理发现,这样的平凡善举,在四川监狱并不鲜见。每每遇到群众需要,四川监狱民警总能上演“教科书”式救援的秘诀何在?记者采访了李志新和四川监狱多位民警。

勇气 监狱民警跳入冰冷河水,勇救溺水女子

2月的成都迎来倒春寒,寒冷的北风,夹杂着些许水汽,刮得人脸生疼。2月21日中午12时,吃过午饭的李志新正在府南河边遛弯消食。刚走到复兴桥附近,府南河中,随着水流漂浮的一团红色的“物体”吸引了李志新的目光。路过的群众中有人掏出手机拍摄,试图判断这个“物体”是什么。

“不好,可能是个人!”李志新初步判断后,迅速冲向河堤,跑到距离溺水者最近的地方。“记得打110,120。”奔跑途中,他大声提醒围观群众。“沉了,沉了!”岸上的群众在惊恐地呼喊着。此时,逐渐下沉的溺水者在李志新的视线里逐渐模糊。他迅速翻过铁链,脱掉棉服外套和鞋子,纵身跳进冰冷刺骨的府南河中。“情况十分危急,府南河这一段下面可能存在暗坑,我担心溺水者沉下去后难以找到。”李志新回忆。李志新立刻冲过去拉住溺水者。发现溺水者已经完全没有反应,他心里一沉。随后,他用尽全力拉着溺水者游到河边,将她拉上1.5米高的河堤上。

此时,溺水者已经呼叫不应、全身瘫软,腹部胀得滚圆。

李志新把她放在稍微平整的地方,检查其口鼻和脉搏,“脉搏非常微弱,必须马上实施急救,抢占黄金4分钟。”李志新利用所学知识,先对溺水者进行胸外按压,并不时将她的身体倾斜排水。在李志新的急救下,溺水者口鼻中不时有液体流出,“反复做了3-4次按压和排水,她慢慢恢复了意识。”这时候,接到报警的110民警和120医务人员赶到现场,接手了后续的救治和调查。

李志新放下心来,穿着还在滴水的湿衣服,拿起岸边的外套和鞋子离开了现场。这一救援过程,恰巧被拍视频的热心群众全程记录了下来。记者联系到拍视频的热心群众,他告诉记者:“当时天气挺冷,本想确认一下漂浮的是什么,然后就看到李警官跳下去救人了。人救起来之后,李警官身上的衣服都没换,湿漉漉地就走了。”

李志新救人的视频在网上发布后引发多家媒体广泛关注,全网点击量超过7000万次,不少网友纷纷为他的平凡善举点赞。

底气 全周期职业培训锻造监狱民警十八般武艺

“去年学的急救知识,今天一下子都用上了,当溺水者救过来之后,我感觉非常激动和兴奋。”李志新告诉记者。

本在绵阳川北监狱工作的李志新,为何会在工作日出现在府南河旁边?李志新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以来,他正在省监狱管理局轮值轮训。

省监狱管理局政治部主任胡国权介绍,为确保监狱事业青蓝相继、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四川监狱以“三青”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优秀干部“十百千”计划。2023年4月,四川监狱启动了“青松、青蓝、青苗”工程,通过加强前端培育、中端历练、后端帮带,激发全省监狱系统民警队伍的强大动能。同年10月,作为“三青工程”中的优秀青蓝干部,李志新被推荐到省监狱管理局轮值轮训。李志新告诉记者:“‘青蓝’群体,是推动监狱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自己作为其中一员,在工作中要向奋斗在监狱系统的‘青松’前辈学习,更要为‘青蓝’民警们作出表率,在奋力推进新型现代文明监狱建设征程中绽放青蓝之光!”

说起自己学习的救援技能,李志新说全靠平时单位的严格训练。近年来,四川监狱全力推进监狱民警队伍“四化”建设,打造民警职业生涯全周期培养训练体系,创新出台“四川监狱人民警察警务技能训练大纲”,全覆盖开展队伍警体、业务技能培训,构建起“全员参训、全员比拼、全员考核”警务技能训练体系。

“我们编撰了四川监狱人民警察警务技能训练等11本教材,制定警务技能训练标准,常态开展警务技能训练,将队列、体能、徒手防卫与控制、警械使用、警务现场急救(徒手心肺复苏)作为重点内容,严格执行‘全员全训、全员考核’。”胡国权介绍。

正是这样多年的训练,让监狱民警有了“十八般武艺”,给了李志新这样的监狱民警冲锋在前的“底气”。“培训+考核,我们的急救知识学得很扎实,真真切切感受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李志新说,训练习得的技能,让他坚信自己能够将溺水者救起,“虽然今天是第一次‘实战’,但我心里是有底气、有信心的。”

正气 深蓝志愿服务让雷锋精神绽放新时代光芒

邛崃监狱民警李东旭在湍急的河流中救起落水儿童;锦江监狱民警谢兵路见不平、地铁上勇擒地铁“咸猪手”;还有下班遇火情,毫不犹豫冲上去灭火的自贡监狱民警王韬、陈兆颖;见义勇为、护卫学生的锦江监狱民警陈志;救起落水者并对其进行持续10余分钟的心肺复苏的崇州监狱民警刘赵春……这样的例子,在四川监狱数不胜数。2019年以来,全省监狱系统民警在见义勇为、服务群众、改造罪犯中,收到群众送来的感谢信570封、锦旗440幅。

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候,四川监狱民警们总能熟练运用警务技能去守护平安。

“不仅因为我们的民警有见义勇为的底气,更因为在四川监狱系统有这样的正气!”胡国权告诉记者,近年来,四川监狱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忠诚、尚法、自强、和谐”的四川监狱精神紧密结合,于2019年成立深蓝志愿服务队,围绕助力新生、历练警营、深蓝行动、与法同行四大行动,深入开展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推动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更高水平的四川现代化建设。2023年3月5日,中宣部公布第八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四川监狱深蓝志愿服务队光荣上榜,系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唯一、全省唯一上榜单位。四川省首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岗位学雷锋标兵”名单中,四川监狱深蓝志愿服务队再次上榜。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省监狱成立了35支深蓝志愿者分队,共注册5149名青年志愿者。在“深蓝行动”中,全省监狱常态化开展禁毒防艾、关爱帮扶、预防青少年及女性犯罪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62场次,服务时长30700余小时;“与法同行”行动中,依托监狱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平台,组织青年民警送法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等志愿服务活动630余场次。

其中,有大家熟知的大凉山孩子们口中的“青爸爸”——四川省攀西监狱民警刘青松;有22年来坚持无偿献血,参加志愿服务超过1000小时,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个人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崇州监狱民警王萍;当然还有李志新和更多的默默参加志愿服务、帮助群众的四川监狱民警。

巧合的是,李志新救人的当天上午,正值2024年全省监狱工作会议召开。坚持把过硬队伍作为坚强保障,锻造四川监狱民警队伍过硬能力本领,正是当天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李志新的平凡善举无疑是对当天会议精神的最好诠释,更是四川监狱建设过硬队伍的缩影和有力说明!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