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以文化涵养法治 以法治浸润人心——探访中国两弹城红色法治文化教育馆

  
2024-02-19 17:24:14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赵文 文/图

“中国两弹城红色法治文化教育馆位于长卿山下的中国两弹城内,展馆将新时代法治文化与两弹城红色法治文化有机融合……”

近日,记者走进绵阳市梓潼县,探访中国两弹城红色法治文化教育馆(下称“展馆”),在这里现场感受法治的力量。


 

已吸引7万余人次参观学习

刚抵达展馆,几个白色的“中国两弹城法治教育基地”大字便映入眼帘。“展馆以传承红色法治文化、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着力点,讲好中国两弹城红色法治故事,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让红色法治文化在巴蜀大地亮起来、立起来、活起来。”在解说员的讲解中,展馆的大门缓缓打开。

梓潼县长卿山下的两弹城,既是红色沃土,又是红色法治文化之地。

在两弹一星元勋的生命历程中,始终贯穿着尊崇法治、守望正义的奋斗初心,始终贯穿着忠于职守、履职尽责的英模精神,传递出强大的榜样力量。

在这片革命先烈战斗过的红色沃土上,学习、传承和弘扬红色法治文化是最好的纪念。两弹城的红色法治文化,既是历史的珍贵积淀,也是新时代法治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些红色法治文化将薪火相传,激励更多中华儿女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作为全省首个综合性、示范性的红色法治文化教育馆,展馆依托中国两弹城的声名远播,富集中国两弹城的红色资源,将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成为展示四川特色红色法治文化的亮丽“窗口”。该馆自2023年12月开馆以来,已吸引团队400批次、7万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四大单元各有特色

展馆由追寻红色法治初心、红色法治新时代-习近平法治思想、赓续红色法治血脉、红色两弹城四个单元组成,打破通史式惯例,结合历史轴线,采用分块的形式展示,系统展示了全党、全国和全省法治探索和法治进程,保存了一个时代的法治文化印迹,集中呈现了“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背后蕴含的法治元素、传递的法治精神。

“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走进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红色法治史”,一块块展板,一件件实物,一组组图片,一幕幕场景……按照时间轴主线,通过故事化表达、沉浸式体验,将中国共产党红色法治史发展脉络图一一呈现。

走进第二单元“红色法治新时代-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本等比例放大的民法典映入眼帘,2021年1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我国正式迈入“民法典”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前所未有的高度谋划法治,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践行法治,开辟出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

走出“红色法治新时代”单元,来到“赓续红色法治血脉”单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川陕苏维埃法治探索时期、人民司法制度建设时期,走进了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时期,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了中国共产党赓续红色法治血脉的历史。

详实的史料,忠实的记录,让每个参观者都能穿透历史的烟尘,看见那段擎举法治火炬艰难探索前行的红色法魂。

随后,记者走进了红色“两弹城”单元。坐落在四川梓潼县长卿山西麓的中国“两弹城”,是20世纪我国开展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即“九院”)的“大本营”,也是我国继青海海晏金银滩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在这个单元,记者看到了九院建设过程中在当地实行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留下一系列体现公平公正的协议、措施等法律文件,彰显了九院严格的组织纪律、规范内部制度,保存了一个时代的法治文化的印迹。


以法治浸润人心

在探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不少游客都是慕名而来,想来看看两弹城的红色法治文化。

“‘红色法治文化教育馆’的建立不仅仅是对红色法治文化的保护、宣传和传承,更是对全党、全国和全省法治探索和法治进程的展示。作为一名法治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党员,我一定会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法治故事。”游客曾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

成都市兴盛小学三年级学生白子钦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两弹城,参观展馆后,她对“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和王淦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盐亭县文通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何雨馨在参观后告诉记者,她将努力学习,尊法学法,长大了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一块块展板、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法治故事,不禁让人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红色法治史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展望未来,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方兴未艾,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起更加有力的坚实保障。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