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学法 | 电影《孤注一掷》中不得不学的反诈知识

  
2023-08-16 10:49:39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张磊 李丹 罗孝伟 实习生 王宇轩

“多一人观看,少一人受骗!”近期,反诈题材电影《孤注一掷》靠着这句口号,从暑期档电影中爆火出圈。该片讲述了程序员潘生和模特安娜被海外高薪招聘吸引,出国淘金却意外落入境外诈骗团伙陷阱的故事。

电影中逼真写实的场景和情节让不少影迷直呼:“走出电影院的那一刻,仿佛逃出了缅甸”。其实,电影中呈现的境外诈骗内幕只是冰山一角。与电影情节相比,现实生活中的诈骗案例更触动人心。

【真实案例】

【案例1】“这500米,是我这辈子跑得最快的一次!”

2020年初,宜宾小伙李某在网络平台上认识了一位叫小明的 “朋友”,李某听信了对方在缅甸佤邦做生意“一年能挣几十万”的说辞,跟随其来到佤邦,结果被卖给一家从事电信诈骗的公司,被逼签下一张10万元的欠条。此后,李某又被辗转卖了两次,分别签下了50万元和200万元的欠条。期间,李某两次试图逃跑均未成功,还遭到了毫无人性的毒打。李某说:“他们用棒球棍大小的电击棍打我,手臂都被打骨裂了,还把我关进狗笼子浸到水牢一个星期,后来我在床上躺了半个多月才能勉强下地。”  

直到2022年的一天,李某抓住工作时的机会,偷偷用手机联系上了两年多前曾对其进行劝返的两海公安分局民警。民警当即与云南边境警方对接,并制定了细致的营救计划。在民警的帮助下,李某从诈骗犯罪团伙中成功逃脱。

“我跑出大门后,距离警方的接应位置大概有500米左右,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跑’!”李某回忆,这500米,是他这辈子跑得最快的一次。回想起三年来在缅北的经历,李某几度哽咽:“我现在都有不真实的感觉,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还能有活着回来的一天。”


李某遭到毒打后满身伤痕

(四川法治报2023年5月30日曾作详细报道。)

https://www.scfzbs.com/fzscapp/202305/58903318.html

【案例2】翻越数米高的边境防护栏,他被解救

2020年4月,33岁的木工王平(化名)和另外几个互不认识的中国人一起,从云南勐海县打洛镇穿越边境线,抵达了缅甸北部的小勐拉。初到缅甸的他做着自己的老本行——木工,在小勐拉帮人修住宅楼、酒店等。2022年夏天,工程越来越少,他渐渐地没有活可干。8月的某一天,王平经当地人介绍接了一个修别墅的活,带上工具和行李随其前往“工地”干活。不料这却是噩梦的开端,王平落入了电诈团伙手中,其身份证、电话、银行卡全部被收走,每天被强制性从事电诈活动。

在严密的看管下,王平每天必须工作1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日,也不能请假。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如果完不成任务,就会被饿饭,甚至毒打。有时候两天吃不上饭,王平只能靠喝水充饥。2022年12月的一天,因为没有完成任务,王平被几个人殴打并用电棍电击。当电棍杵在他身上的时候,王平痛苦万分,全身麻痹、不停抽搐。

2023年4月30日傍晚,王平借转运时上厕所的机会,撒腿狂奔,钻进山坡上的密林躲了整整一夜。次日早上,王平终于走到中缅边界,翻越数米高的边境防护栏进入中国境内并成功获救。

回想起缅北的那段经历,王平至今心有余悸。刚回国那几天,他总做噩梦,梦见自己拼命地跑,身后有人在追。被追赶的场景发生在电诈园区里,有时候又在橡胶林里……


新桥派出所民警到机场接回从缅北逃回来的王平 遂宁经开区公安供图

(四川法治报2023年6月2日曾作详细报道)

https://www.scfzbs.com/yw/202306/58905690.html

【法律分析】

作为首部揭秘境外网络诈骗全产业链内幕的电影,《孤注一掷》中提到的网络赌博、刷单返利、婚恋交友等被骗案例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胜枚举。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四川广都律师事务所律师何源、四川明炬律师事务所律师许龄匀对影片中相关情节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解读。


孤注一掷 剧照 图据网络

问题一: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其量刑标准是什么?

许龄匀介绍,《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条规定,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有几个地方需要特别注意。”许龄匀说,第一,电信网络诈骗必须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第二,“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包括电信手段、网络手段或者电信网络手段的结合,实际上电信和网络也存在交叉融合。第三,“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实施诈骗。通常是针对不特定人,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诈骗脚本,利用掌握的一些公民个人信息,采取广撒网方式在线上实施诈骗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及相关司法解释,数额较大的(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3万至10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50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许龄匀说。

问题二:陆经理的马仔提供信用卡、银行卡给他人用于洗钱、诈骗的,犯什么法?

“这种行为在民间又俗称‘跑分’,其实是一种洗钱行为。”何源介绍,上述行为其实质是为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充当工具,视不同情形,其将可能分别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及洗钱罪等罪名。

何源介绍,《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下列支持或者帮助:(一)出售、提供个人信息;(二)帮助他人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等方式洗钱;(三)其他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支持或者帮助的行为。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等,不得提供实名核验帮助;不得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上述卡、账户、账号等。

“违反上述规定的,将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或者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何源说。

问题三:电影中,陆秉坤是缅北的某网络诈骗团伙头目。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对陆秉坤应该如何处置?

“在电影中,陆秉坤属网络诈骗集团犯罪的首要分子,应当对其所领导的犯罪集团成员所犯的全部罪行承担责任。”何源分析,结合电影呈现出来的情节,该网络诈骗集团累计诈骗数额达到数千万元以上,达到了数额特别巨大标准,并有被害人自杀等恶劣情节,可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量刑范围内酌情从严惩处。陆秉坤除了犯诈骗罪以外,还犯有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应当数罪并罚。

问题四:《孤注一掷》中诈骗团伙向字幕组投放引流广告需求的行为合法吗?字幕组接单会被处罚吗?

“不合法!”何源阐释,字幕组的行为涉嫌犯罪,但其具体罪名要结合上游犯罪行为来进行综合判断,根据《孤注一掷》电影情节来看,字幕组的行为将至少构成开设赌场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

“两个罪名中,开设赌场罪更重,在实践中通常还是以帮信罪为准。电影中字幕组的行为难言与诈骗组织有共谋和密切联系,因此罪名适用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更为适当。”何源表示。

问题五:影片中阿天因接触网络赌博导致负债累累,前途尽毁。网络赌博涉嫌什么罪名,如何量刑?

“网络赌博属于赌博罪”许龄匀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的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开设赌场既包括在现实空间,也包括网络空间。

【民警提示】

电影备受关注的同时,境外网络诈骗也成为热议的话题。常见的诈骗手段都有哪些,如何防诈?记者采访了夹江县公安局“毛巍反诈工作室”民警,工作室民警总结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诈骗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刷单返利类诈骗

刷单返利类诈骗是指骗子通过网页、招聘平台、社交软件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从界面、流程、模式上模仿电商刷单手法,“高佣金”招募“刷客”。骗子使用话术诱骗受害人,提供链接或APP诱导受害人代付、垫付货款或充值,承诺完成任务后返还原款并额外提成。骗子诱导受害人完成小额刷单任务,快速返还本佣金,骗取受害人信任,后逐渐增加刷单任务次数和金额,骗取受害人更多本金。刷单返利诈骗是当前发案最高的电信网络诈骗,主要以招募兼职刷单、涉黄交友诱导刷单等复合型诈骗居多。

二、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虚假网络投资类诈骗(又称“杀猪盘”)是指骗子构建虚假投资平台、渠道,告诉受害人自己有高人指点或者内幕信息,稳赚不赔,用高额回报为饵,诱使被害人投资。

三、虚假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

虚假贷款、代办信用卡类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社交工具等方式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后冒充银行、贷款公司、网贷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联系被害人,已收取手续费、缴纳年息、保证金、税款、代办费等为由;或者以检验还贷能力、刷流水、调整利率、降息、提高信誉等方式;或者谎称可以代办信用卡,以需要工本费、保证金、手续费、服务费、刷流水等为由;或者谎称能帮助信用卡,信贷APP账户提额套现,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还有的犯罪嫌疑人通过上述方式,以骗取被害人的银行卡账户和密码等信息直接转账、消费的方式,从而实施诈骗。

四、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是指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以被害人的银行卡、社保卡、医保卡等信用支付工具被冒用,或被害人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要求被害人配合调查,并发送虚假“通缉令”“逮捕令”等法律文书,是被害人陷入恐惧,再让被害人进行“资金清查”或者将钱转入公检法指定“安全账户”,以自证清白,从而实施诈骗。

五、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是指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网购信息,通过电话、短信告知您的快递有质量问题,要对您进行多倍赔付,要求您按照相应步骤操作,例如发送链接填写信息、转账验证银行卡能否正常使用,甚至要求“共享屏幕”来窃取账号、密码,从而实施诈骗。

“96110是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如遇到此号码打来的电话务必接听,若发现犯罪线索,也可拨打此号码举报 。”究竟应该如何防诈,工作室民警给大家总结了“五要五不要”防骗口诀。

第一陌生来电要警觉,不要大意;

第二网络信息要查证,不要轻信;

第三可疑链接要谨慎,不要乱点;

第四资金转账要核实,不要着急;

第五一旦受骗要报警,不要犹豫。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