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见山讲堂”  携手共绘绿水青山新盛景

  
2023-06-09 18:41:09
     

相聚“见山讲堂”  携手共绘绿水青山新盛景

——成铁中院举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研讨活动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6月9日,以“恢复性司法理念在生态环境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在成铁中院“见山讲堂”举行。

 
 

与会各方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共商重在保护之举、共谋要在治理之方、共话高质量发展之策。

成铁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瑶在致辞中表示,此次举办“见山讲堂”,共同研究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趋势新思路新对策,必将对成铁两级法院接续深化跨区域集中管辖改革、完善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等工作提供深刻启示。成铁两级法院愿与大家并肩投身绿色低碳新时代,以更准的问题导向推动跨区域环境资源专门化审判体系建设,以更强的靶向举措推进全域全程全要素环境司法保护机制完善,以更优的司法样本扩展长江上游环境司法的影响力。

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院长罗彬以《双碳理念引领下,碳汇在环境资源审判中的运用》为题,结合碳汇判罚的相关案例,指出认购碳汇替代生态修复具有的独特价值,并提出诉讼流程中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碳汇的实现路径。

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工程师毕钰聆从全国生态环境损害恢复性赔偿案例实践和四川经验切入,围绕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引入恢复性赔偿,提出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恢复性司法理念相结合,探索多样化责任承担方式的思考。

成都中院行政庭庭长臧永对“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在成都法院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深入剖析了环境资源审判“三合一”模式运行现状,提出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四合一”归口模式的探索思路。

西南石油大学崔金星教授以“低碳司法何以实现”设问,阐明“低碳司法”本质上是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高质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规则、程序和过程,从而围绕“双碳”时代司法功能展开提出观点。

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刑一庭副庭长徐晓双通过对所办理的涉野生动物保护案件的分析,针对“恢复性司法如何得以实现”这一主题,提出运用能动性司法,让环境资源案件的审理、判决、执行成为完整体系的思路。

在现场交流环节,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成都铁路运输分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孔兵,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法规处副处长刁晓舟,四川大熊猫生态法庭副庭长陈小容等聚焦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中的难点赌点,结合上一阶段专题报告的内容,为全方位、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司法保护发表感想、提出思路。

四川高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高峰在讲话中强调,环境资源司法保护需要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此次“见山讲堂”活动,旨在交流探讨恢复性司法理念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实践和成功经验,既有工作层面的经验交流,也有理论层面的学习研讨,还有实践层面的直观体现,将为全省进一步强化联合联动,打造生态环境保护多元共治大格局,提供更为贴合实际的探索路径。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乐晨在总结发言中对法检系统、专家学者对生态环境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今天的研讨会主题新、交流实,充分彰显了环资资源保护领域的开创性和改革性,对环境资源源头治理、协同保护、联动修复等各方面探讨系统且深刻。希望与会各方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共同围绕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强交流配合联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实现新突破,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四川高质量发展。

省法院、省生态环境厅及省环境资源研究与规划院,成都市两级法院、成铁两级检察院、相关市(州)生态环境局和成铁两级法院相关同志参加会议,阿坝两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负责同志通过视频参会。

编辑:徐雯夏   校对:王先静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