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5月31日,邛崃市北街小学“甜乐安全屋”里,摆满了甜甜的非遗糖画,神秘的警察装备,还有不同模样的头盔……交警叔叔是要开店当老板了吗?NO!NO!NO!这是邛崃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把安全装进小屋,带进校园,让孩子们在有甜有乐的环境中,学习更多交通安全知识。
在“甜乐安全屋”,非遗文化遗产——糖画老师傅手中画出的不再是传统的十二生肖,而是一个个交通安全标志,他把交通标志变成了甜甜的糖画。
交警叔叔手里拿着糖绘出来的交通标志,为孩子们讲解交通标志的含义、按道通行的规则。随后,孩子们根据学到的知识,拿着糖画标志,讲述了“停车让行”、“减速让行”、“各行其道”等标志的含义,在有奖问答环节中,孩子们纷纷踊跃参加,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非遗传承项目与交通安全微课堂的碰撞,让传统文化与安全常识有效融会贯通,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交通知识,提高“知危险、会避险”的安全意识。
交警叔叔每天都在马路上都干什么工作?他们腰带那么多包包都装着什么呢?“甜乐安全屋”里,交警叔叔向孩子们展示了手铐、强光手电、伸缩警棍、执法记录仪、对讲机、酒精测试仪、警务通等警用装备,讲解了每一种装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听了交警叔叔的介绍,小朋友们惊叹不已,原来警用腰带上装着这么多我们没有见过的“工具”,而且每一种“工具”都有着独特的作用,交警叔叔每天在马路上执勤都要用到这些装备,太让人有安全感了!
头盔戴到头上就安全了吗?头部是人体最脆弱也是最致命的部位,在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中,不戴头盔的致死率远远高于其他因素。头盔是骑行者最后一道防线,不戴头盔和不正确佩戴头盔往往造成难以估量的危险。交警叔叔在“甜乐安全屋”向孩子们详细介绍骑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现场示范了怎么选购符合自己头围尺寸的安全头盔、如何头盔调整扣带长短。还让部分孩子亲自佩戴演示,其他人挑出错误,再讲解佩戴安全头盔的注意细节,寓教于乐的互动,吸引了很多孩子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