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反目分家产 法院成功化解

  
2023-05-15 15:15:04
     

万小梅 蔡美燕 刘沙 廖安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冰玉

年迈父亲以身患重病需要治疗费用为由,要求与作为在读大学生的亲生女儿分割共有房屋······为何父女双方会对簿公堂?近日,都江堰法院审理了这起共有物分割纠纷,最终该案以调解结案,成功化解了父女的矛盾。

父女反目 双方互将对方告上法庭

王小(化名)与王大(化名)系亲生父女关系,王小的母亲8年前意外去世后留下大额保险金、房屋等财产,因王小系未成年人,应属于王小的财产份额由其父亲王大代为领取、保管。同年王大再婚,王小与王大及王大再婚妻子共同生活,双方因家庭琐事不断产生矛盾,逐渐形同陌路。

2022年,王小进入大学学习,因无固定收入无法维持正常学业和生活,遂以王大为被告提起继承纠纷诉讼,要求分割其母亲留下的保险金、房屋等遗产。经都江堰市人民法院一审、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王大返还王小保险金等共计60余万元,王小的母亲生前与王大购买的房屋由王小享有八分之三份额、王大享有八分之五份额。判决生效后,王小申请强制执行,王大所有银行账户及案涉房屋被查封冻结,并被列入被执行人失信黑名单。

随后,王大重病,但由于之前与王小的诉讼,父女二人互相“拉黑”、“删除”,王小没有如王大期望到病床照顾重病在身的父亲,使得王大对王小彻底失望,加之王大对王小申请强制执行一事感到非常气愤,遂以王小为被告提起本案诉讼,要求变卖处置房屋,并分割房屋价款。

破除对立 法官改审为调化解纠纷  

都江堰法院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从定纷止争、实质化解矛盾、修复家庭关系的角度出发,通过翻阅在案证据材料、调取以往案件卷宗档案以及询问当事人等途径,充分了解案件背景,在倾听双方意见后,确定了本案宜调不宜判的处理思路:

即庭内转审为“听”,倾听积怨。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事纠纷的关键之处在于“听”而非“审”。对积怨已久的父女来说,他们需要一位可以倾诉自己多年不易、生活不幸的对象。女儿哭诉父亲未尽抚养之责、父亲抱怨女儿未在病床前尽孝,法官此时就应该是最耐心的“垃圾桶”和“传声筒”,让双方既能丢掉自己的不满,也能听到对方的难处。

庭外以调促审,破除对立。庭上说法理,庭下讲人伦。对庭审中双方倾诉的委屈不满,法官逐一回应,释法释明;对双方进行家庭教育辅导,对双方的不恰当做法予以批评。但本案纠纷起因在前一案件的执行,要化解父女恩怨的关键还是在前案的执行过程。法官通过与前案执行法官的多次沟通,充分考虑父亲病重、女儿生活费的现实问题,最终达成将案涉房屋分割给王小,王小向其支付房屋份额对应价值金额,该金额在前一案件王大的被执行金额中抵扣的调解方案。该调解方案的达成,有效避免了法庭裁判中的对立局面,保留了双方的尊严,为未来修复父女关系保留了余地。调解方案达成后,王大的工资账户随即被解冻,其工资可以用于疾病治疗;王小的住宿和生活也得以保障,可以继续学业。

审理过程中,法官深入挖掘案件背景,运用多年审判经验聚焦庭内庭外合力;坚持审判执行“一盘棋”,以审促执、以执化审。最终化解父女矛盾,父女二人之间的继承纠纷执行案和共有物分割纠纷案均圆满结案。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