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在一片喧闹中,全网关注的长沙望城区一小区“霸占”车位事件终于落幕了。
最近,湖南长沙刘女士自购停车位被邻居霸停数月一事,在网上被炒得沸沸扬扬。根据报道,多次沟通后,霸停的唐女士不但不挪车,反而要求刘女士提供车位购置合同来证明车位是她的。一怒之下,刘女士将自家车位焊死。
5月11日,望城区月亮岛街道司法所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双方在调解会上进行了坦诚的沟通,唐女士向刘女士再次致歉,双方和解,之前车位前设置的栏杆已经拆除。
连日来,霸停车位引发广泛关注,多名读者致电本报法治热线,向本报反映自己遭遇的霸停车位情况。事实上,生活中遇到自家车位被占的情况其实不在少数,那么如果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只能用 “魔法打败魔法 ” 吗?对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现状】
有人因占车位、抢车位触犯了法律
事实上,类似霸占车位的纠纷不在少数。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私人车位还是公共停车位,被占用的情况比比皆是,由此引发的纠纷也不少见,甚至一些人的行为还触犯了法律。
2022 年 11 月,福州男子林某雇了一辆叉车,将占用自己车位的陈某的车,直接丢入了河道。当时丢车视频在网上发布后,引发大量关注,这种泄愤式的报复,让不少 " 感同身受 " 的网友直呼解恨,但如此行为最终导致林某面临刑事处罚。
江苏省句容市某小区的业主张某在小区租用了一个车位,租用时物业就告知,为防止车辆乱停乱放,允许业主在常用车位挂上车牌号,但实际上租车位的业主都可以使用。2022 年 10 月 6 日,张某驾车回家停车时,发现有辆车停放在自己租用的常用车位上。心生不满的张某,从口袋中掏出一个防风打火机将保时捷车身多处划损。车主发现后报警。经鉴定,车辆被损价值 16200 元。张某归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也向受害车主赔礼道歉,赔偿并取得谅解。今年 3 月 20 日,经句容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2022 年年初,南京一名女子与同伴 “人肉占车位 ”,却遇到“狠人 ” 被顶开的事情,也引发了大量的关注。事情发生汤山某商场的公共停车场,女子与同伴发现停车位后,两人站在车位入口试图为尚未到达的同伴提前抢占车位。随后,一驾驶新能源汽车的男子也发现了该空位,在明知车后有人站立的情况下,男子末经语言沟通强行向该车位倒车,双方因抢车位发生纠纷。对此,“江宁公安在线 ”发布通报,并对双方各自的不当行为分别进行了批评教育。
【调查】
不少市民车位被占都有苦难言
连日来,多名读者致电本报法治热线反映自己遇到的霸占车位的情况。
“我的车位就在楼下,因为出差比较多,有时间三天才回去一次,经常回去都有人停在我的车位上。” 成都市民李女士通过本报法治热线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都会先联系物管打个电话联系下,对方都能及时来挪车,但是也会碰到怎么也联系不上的,真的还是很生气的。
市民张先生也有同样的烦恼,“我的车位就在电梯口,所以经常被占,一看到车位被占我就火冒三丈,给物管打电话叫人来挪车,经常有占车位的车主来了之后说 ‘我把车位让给你 ’,我想说这不是我的车位吗?”
不少市民表示,绝大部分占车位的车主联系上后都能及时来挪车,但偶尔会碰上不太讲理的,甚至强词夺理的。“人在外面上班,别的车临时停放一下也没啥,我觉得留个电话是最基本的,这样能及时联系上,也没什么好吵的。”市民林先生说,最怕故意占车位,还不留电话不接电话的,碰上这种人就应该想办法管管,但是很多时候,物业也常常手足无措,锁车是最无奈的办法,但最后耗费的时间成本、自己车辆无处停放等问题,这些损失基本都由业主自己承担了。
合理合法维权 不要触犯法律底线
车位被占,如果合理维权,问题得不到解决,泄愤式维权又可能因侵权面临刑事处罚,到底该怎么办?今天,四川法治报邀请到上海中联(成都)律师事务所的两位律师,为大家做法律解读。
“首先,霸占车位的唐女士心里很清楚车位不是她的,她私自将车停放在业主刘女士的车位上已经侵犯了刘女士的财产权,这是毋庸置疑的,在业主刘女士联系上她时,其应当自觉挪车。”向以娟律师谈道,在这里可能广大网友会问,车主唐女士要求核对业主刘女士产权信息也没错吧?此时不管车位是不是业主刘女士的,总归不是唐女士的,唐女士就该挪车。至于车位是不是业主的,这个属于车位管理方即物业方需要核实处理的内容,和唐女士没有关系。
那么,业主刘女士直接将车主唐女士的车焊在车位上,限制其挪动的处理方式,就是正确的吗?王雪娇律师在这里提醒大家,业主刘女士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有失当,车主唐女士侵犯的是其财产权,其可以要求车主排除妨碍,但是无权对车主唐女士的财产直接进行处置,无论是消极的处置还是积极的处置。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吴景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恶意占车位的行为,权利人有权依照民法典规定采取必要的救济措施。一是自力救济,比如车位是由物业公司或相应的车位管理部门管理,那么权利人首先应请求物业公司或车位管理部门采取措施。二是公力救济,由于费时费力,很多人不愿采用。如报警,由警方解决,但警方也只能调解或者依法挪开占车位车辆。再比如,权利人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起诉侵权人,让其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并赔偿因其长期占用或者经常占用给权利人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