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
为贯彻落实最高检和省检察院党组对行政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示要求,全面分析研判全省行政检察第一季度业务数据,对今年的行政检察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近日,省检察院召开2023年行政检察重点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省院检委会专职委员王疆立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省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吴华斌通报了2023年第一季度全省行政检察业务数据,14个市级检察院分别围绕第一季度行政检察工作开展情况、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下一步工作打算进行了汇报。
就如何积极创新能动履职,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全省行政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会议强调:以评价指标为导向,切实增强行政诉讼监督质效。要切实提高行政裁判案件监督率,聚焦行政程序空转等重点案件精细化审查,强化调查核实,以求极致的精神深挖监督点位;学好用好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的敏锐性。要落实精准监督要求,严把提抗案件质量关和抗诉、再审检察建议备案审查关,加强监督案件的沟通跟进,努力消除检法认识分歧,提高抗诉改变率和再审检察建议采纳率。要加大行政裁判结果监督案件化解力度,落实“一案三查”,争取领导包案,善用公开听证,用足司法救助,力争化解率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以专项活动为牵引,着力保持一定的办案规模。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立足法定监督职能,综合多方力量、运用多种方式促进行政诉讼监督案件争议化解,既要避免过度介入行政审判、行政复议阶段争议化解,也要避免办理“搭车案”“凑数案”。加大土地执法查处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工作,深化落实省检察院与省自然资源厅会签的工作意见,保证办案规模和质量。深化推进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要在拓展深化上下功夫,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特色“小专项”,持续巩固和深化“安家”“守土”“撑伞”“守护您的名字”等四川特色品牌;要在突出效果上下功夫,注重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经验做法、机制成果,为专项工作树立标杆、提供示范,适时向社会宣传行政检察为民办实事,扩大知晓度和影响力。创新开展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小专项”,主动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的沟通联络,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结合本地营商环境的区域特点以及本地案源情况明确重点方向,履职中既注重解决企业正当合理诉求,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又助力企业加强风险防控、合法守规经营。
以融入社会治理为延伸,积极稳妥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要把握好“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发现”和“督促其纠正”两个关键,处理好“1”+“3”的关系,深挖行政检察监督“内部”潜力,同时加强与刑事、民事、公益诉讼检察的沟通协作,完善线索发现与移送;积极研究制定工作指引,规范案件办理流程,确保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工作行稳致远。
加强数字化建设,提高大数据运用赋能。要学好用好大数据赋能行政检察监督典型案例,学习先进省份经验,强化大数据赋能理念;因地制宜、科学构建行政检察大数据平台和监督模型,加快德阳市旌阳区检察院、中江县检察院,泸州市泸县检察院已研发监督模型的建设应用和推广,实现“一地突破、全省共享”。要强化大数据在监督办案的运用,鼓励有条件地区结合区域突出违法领域问题与行政部门磋商沟通,争取获得执法数据移送。
树立精品意识,同步推进办案与典型案例培育工作。强化案例培育意识,明确案例培育重点,认真学习最高检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对照本地案例实际,研究突破方向和措施,改进提升点位挖掘和写作规范;以妇女和残疾人权益保护、护航市场主体、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等领域为切入点重点培育案例,以求极致的态度更加精心地办理案件,制作精品法律文书。
夯实基层基础,坚持不懈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要持续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抓实业务培训、以案代训、岗位练兵,切实更新监督理念、提升本领。要持续推进基层基础建设,继续落实好“有人管”“有活干”“有业绩”要求,做实对口帮扶,努力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抓好品牌创建,推进四川行政检察“一地一品”工程,以品牌促工作品质提升;强化调研指导,围绕行政检察工作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行政检察理论研究和实务调研,形成高质量专题调研和类案分析报告,为四川行政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