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例:专业“无袍法官”参审 刑不刑“专家”来评!

  
2023-05-10 09:54:39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棕贤

“鼬獾用什么猎捕的?你所猎捕的“画眉鸟”有什么特征?”5月5日,雅安市汉源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李某某非法制造枪支罪、非法持有枪支罪、非法狩猎罪一案。庭审现场2名环境资源专业人民陪审员有针对性地向李某某发问。他们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刑”或“不刑”发表专业认定意见。

据悉,这是全省首例专业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的环资案件。

专业“无袍法官” 拒绝只陪不审

人民陪审员在我国被称为“无袍法官”,在促进司法质量、公信力提升,更好更快定纷止争、息诉宁人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环境资源案件具有专业化和因果关系复杂化等特点,专业性非常强,法官仅仅依靠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律知识,很难满足审理此类案件的实际需要。一般的人民陪审员,如果完全没有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缺少专业法律背景,常常出现陪审员在庭审期间不发一言,陪而不审的情况,难以在审理中发挥实际作用。因此,汉源法院根据相关法律精神,努力建立完善一支具有相应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队伍。


专业人民陪审员和法官一起分析证物

本案发生在2022年3月,当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举报称,李某某家中藏有枪支。公安民警到李某某家中,查获疑似自制枪支两支,并发现动物皮毛一张。经讯问,李某某自称其制造一支枪支,并代其已故亲属保管另一支枪支,动物皮毛系其猎捕动物食用后剩下,同时还捕杀过多只“画眉鸟”。李某某对公诉机关指控使用枪支猎杀“画眉鸟”及“鼬獾”供认不讳,但是法院审理认为,对于猎杀“画眉鸟”,公诉机关只有言词证据,缺乏“画眉鸟”的实物;指控猎捕“鼬獾”,虽有“鼬獾”皮毛,但是并未采用DNA鉴定,只是依据皮毛特征认定。于是,汉源法院在专业人民陪审员库中随机选取两名具有动物学和林学专业知识及从业经历的专业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专业人民陪审员通过庭前认真阅卷,查看动物皮毛,分析案涉动物特征和鉴定结论,庭审中有针对性的发问,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刑”或“不刑”发表专业认定意见。汉源法院将综合认定案件事实后,择日宣判。

先试先行 汉源走在全省前列

专业人民陪审员是指人民陪审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资质或专业经验的人员,是人民陪审员中的“专家”。


汉源法院向专业人民陪审员颁证

4月28日,汉源县人民法院将李志华等7名具有林学、生物科学、环境保护等专业知识或从业经验的陪审员纳入为专业人民陪审员库,并颁发了专业人民陪审员证书,该7人也是汉源首批专业人民陪审员库成员。

“专业人民陪审员并不仅仅参与庭审环节,他们可以对专业问题的争议焦点以及调查范围、顺序、方法等提出建议,对是否进行证据保全和行为保全提出意见;就是否委托司法鉴定及鉴定事项、范围、目的和期限提出意见……”汉源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何刚介绍,专业人民陪审员在协助调查取证、勘验、保全、参与询问、听证、庭前会议、开庭审理、案件合议等环节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汉源法院结合审判工作需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汉源县人民法院关于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与环境资源案件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将具备环境资源专业知识或工作经验的人民陪审员纳入为专业人民陪审员库,有效弥补了法官环境资源专业知识的不足。

“该案件是全省首次在环境案件审理中邀请专业人民陪审员参与的案件。”何刚表示,专业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环境资源相关案件,可以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弥补职业法官在环境专业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不足,提升人民法院的专业化审判水平,对遏制和纠正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环境利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工作要点指出要研究专业人民陪审员参与环境资源案件审判的司法解释,汉源法院先行先试,主动探索相关制度,走在了全省前列,迈出关键一步。下一步,汉源法院人将继续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誓言,为建设高质量“川藏铁路第一城、绿色发展示范市”“阳光康养城、宜居新汉源”贡献法治力量。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