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广峰 彭屏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丹)4月25日,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联合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全市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情况。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2年以来,宜宾两级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426件,其中民事案件387件,刑事案件38件,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1件。
据了解,宜宾法院以白酒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为着力点,加大对五粮液等名优白酒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五粮液产业园区揭牌成立全市法院首个知识产权审判法庭,并成立宜宾法院白酒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心,严厉打击侵犯五粮液知识产权的制假售假犯罪行为。2022年以来,依法对24名侵犯五粮液知识产权的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判处罚金339.2万元,促使16名被告人向五粮液公司赔偿321万元。
针对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被侵权手段的多样性和高技术性、隐蔽性等特点,宜宾法院充分运用证据保全、现场勘验、律师调查令等手段,探索建立“诉前禁令+临时保全+临时扣押”等知识产权诉前临时保护制度,提高知识产权司法救济的及时性和有效性。2022年,依法对9个案件利害关系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发出律师调查令11份,依职权调取证据7次。
记者获悉,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自2022年5月1日起,开始受理宜宾市辖区内诉讼标的额100万以内的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至今,该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227件,审结168件,平均审理天数30.54天,为知识产权权利人追讨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其中,通过线上方式开庭、调解、质证比例达到90%以上。
当天的通气会还发布了《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