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商事法庭挂牌运行一周年了!

  
2023-04-23 14:05:00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冰玉

23日,成都国际商事法庭在天府中央法务区举办挂牌运行一周年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通报了2022年4月22日成都国际商事法庭挂牌运行一年来的基本情况,还发布了《法院涉外民商事审判工作报告(2018—2022)》及成都法院涉外民商事审判十大典型案例(2018—2022)。


成都国际商事法庭主要管辖四川省范围内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8类涉外民商事案件,运行一年来共受理各类涉外民商事案件90件,仲裁司法审查案件190件。其中高效审结的2起涉“一带一路”国家工程跨境金融诉前行为保全案、成都中院首例依法适用国际条约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案、成都国际商事法庭涉外商事审判“第一槌”案等有关典型案例获得省委政法委“四川政法‘五年百佳’案例(2018-2022)”、2022年全省法院优秀庭审、成都市政法系统服务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服务群众诉求十大典型案例等荣誉;探索形成的“创新‘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成功入选国务院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

一年以来,成都国际商事法庭陆续制定《关于全面提升国际商事纠纷化解能级 高质量服务保障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构建成都大司法区服务保障企业“全生命周期”工作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服务大局的文件,为成都深化改革开放、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法治动力。发挥集中管辖优势,制定民商事案件涉外因素认定、域外法查明、域外法适用等“四项规程”,健全国际商事审判一站式多元解纷、智慧型决策参考、改革创新领航“三个机制”,推进国际商事精品案例、规则指引、企业护航“三项工程”,搭建国际商事高效解纷、国际法治人才培育、国际司法交流“三大平台”,服务发展、功能丰富、开放互动的国际商事审判“三三”工作模式初步成型。

据了解,法庭现优配16名员额法官、6名法官助理、16名聘任制审判辅助人员,其中,3名法官荣获全省法院“办案标兵”称号,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占比近80%,有较高外语水平人员占比超70%。联合四川大学申报并中标四川省法学会法治实践创新专题课题《提升天府中央法务区涉外法治服务水平路径研究》,靠前形成的《成渝两地司法领域应对世界银行“解决商业纠纷”新评价指标的路径研究》《“BEE”新评价体系下人民法院“十四五”时期司法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建设研究》等高质量调研报告获全国、全省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和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高级别奖项。

同时,为拓宽涉外民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渠道,增强涉外民商事审判人才引培力度,发布会后,成都中院还与四川天府一带一路商事调解中心签订了《民商事纠纷诉调对接合作协议》,与四川大学签订了《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合作协议》。四川天府一带一路商事调解中心副理事长樊斌,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左卫民参加了签约仪式。

成都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龚成表示,下一步,成都国际商事法庭将进一步找准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持续高效融入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靶向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保障,加快整合国际商事纠纷多元解纷资源,拓展专业化审判矩阵效应,加快打造立足四川、辐射西部、影响全国、面向世界的一流国内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新高地。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