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李欣璐
4月19日,记者从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成都铁路运输分院获悉,自2021年10月以来,为推进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试点工作,成铁检察机关受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受理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43件108人,主要案件类型有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非法占用农用地、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破坏自然保护地等,涉及7个市州15个县(市、区)。
党组高度重视,迅速整合力量
成铁检察分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吴长福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专业化办案团队建设事宜。两级院分管领导靠前指挥,推行员额检察官共同轮案、青年干警“1+N”跨部门多岗履职、基层院刑事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由同一办案团队办案模式,加强人员力量整合,减少案件流转环节,切实提高办案质效。刑事检察部门与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建立协同办案工作机制,在线索移送、认罪认罚、出庭履职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
主动沟通衔接,形成良性互动
与成铁中级法院建立办案联席工作机制,就司法解释适用、证据采信标准、量刑幅度、诉前强制措施衔接等方面会商研究。与羁押场所畅通相关工作机制,先后对接雅安市、绵阳市、石棉县、荥经县、绵竹市、大邑县等十余个市县看守所远程提讯系统,互通法律文书交换,有效解决跨区域办案不便等问题。与地方检察机关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先后与绵阳市检察院、雅安市检察院在案件移送、补充侦查、文书送达、同堂培训等方面达成共识。与侦查机关加强协作配合,引导退回补充侦查,提高证据质量。
依法能动履职,确保案件质效
为全面客观收集案件证据,开展自行补充侦查20件次。严把起诉标准,做好诉前分流。研判案件性质,准确认定罪名。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均由院领导担任主办检察官的办案组办理,把好证据审查和起诉质量。吴长福检察长带头办理的成铁检察机关第一起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检察机关指控的事实和罪名、提出的量刑建议、提起的公益诉讼赔偿请求均得到法院采纳。充分发挥检察官联席会“会诊室”“智囊团”“学习角”三重功能,相关案件审结报批前均上会讨论,进一步严把案件质量,提升队伍专业素质。成功办理成铁首例涉国家公园破坏自然保护地罪刑事案件和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判决认购核证林业碳汇案件。
注重个案延伸,推动社会治理
坚持“刑事+公益+治理”模式,通过个案办理辐射公益保护,努力打通个案办理与社会治理的任督二脉。在办理一起涉嫌重大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时,通过检察履职最终使得被告单位承担异地、异种环境修复责任,缴纳94万余元用于购买经核证的林业碳汇15000多吨以替代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在办理盗伐林木、非法捕捞水产品、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案件时,联合法院等部门进行法治宣讲,开展“增殖放流”“劳务代偿”“守护野生动物”等活动,实现了惩治犯罪与修复生态有机统一,深化了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链接:
破坏生态环境涉嫌哪些犯罪?
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中国西部地区,由四川省岷山片区、四川省邛崃山—大相岭片区、陕西省秦岭片区、甘肃省白水江片区组成,总面积27134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72.07%,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5种,如红豆杉、珙桐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6种,如大熊猫、川金丝猴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有利于加强生物多样性和典型生态脆弱区整体保护,打造国家重要生态屏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条【非法捕捞水产品罪】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盗伐林木罪】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