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滔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余力
内江市应急局采取“主动+互动+联动”方式,全力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切实提升工伤预防能力培训效率和安全生产基础保障水平。
缓解工学矛盾,主动送培训。市应急局在培训开班前,深入企业现场调研周边环境及配套设施,全力做好参培人员食宿等后勤保障工作;与有关企业面对面进行讨论、交流、探讨培训地点、实操内容、培训方式等事项,对企反映的困难,共同商讨、及时解决,反复和企业确认员工排班合理性,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综合确定了威远煤焦化班、威远连界班和隆昌隆桥化工班,将培训主动送到企业一线班组,有力消除了重大危险源企业班组长临时离岗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聚焦薄弱环节,互动提能力。“像这样捏住鼻子,含住嘴巴,反复5次作为一个周期……”这是在线下培训实操课上,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中国红十字会急救员的谢老师,双腿跪坐在急救假人旁,认真细致地教授急救知识的一幕。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运、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种灾害事故,这类事故突发性强、伤害途径多,经常导致人员中毒、窒息、灼伤、烧伤和冻伤,及时有效的为受伤人员提供科学的救助,显得尤为重要。此次工伤预防能力提升的重点内容就是根据危化品企业可能存在的事故风险,针对性的教授学员预防事故的措施和科学的救助方法,从而提高员工自我保护和相互救助的能力。
全程参与指导,联动促提升。在危险化学品工伤预防培训期间,市应急局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派员深度参与到培训全过程并监督指导,严格规范三方机构培训行为,督促参训企业严格遵守签到、请假、实名制度,线下培训完毕后,及时组织理论和实操考试,检验培训效果,确保培训实效。
本次培训为全市12家重点危化品企业提供服务,涵盖安全领导力、职业危害、应急管理、事故处置、典型案例、先进理论等8个重点内容,开设事故处置、应急管理实操课程5个班次,累计培训一线员工240余人,每人次线下累计学时达到32学时,考试合格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