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3年试点工作收官在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在大千故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取得显著成效。
基础实则百姓安,一域治则甜城兴。
内江市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部署,锚定“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达一流”目标,实施“政法双创”系统规划,以“五全联动”升级治理架构、“五防并举”化解风险隐患、“五治赋能”夯实治理基础、“五分集成”提升治理效能,“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市域社会治理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以城带乡的引擎作用、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形成一批善治甜城试点经验获全国全省推广,聚力善治甜城取得新成效,平安内江建设迈上新台阶。
“五全联动”强统揽
纵横共绘善治“同心圆”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全域规划“一张图”。内江市委、市政府把市域社会治理作为市域治理的重要抓手,将试点工作纳入市第八次党代会“133631”发展思路、“十四五”总体规划,市县镇三级组建党政“一把手”挂帅的平安市域领导小组,一以贯之抓到底的决心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充分体现。
——全局统筹“一盘棋”。内江市委常委会定期研究试点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试点工作批示150余次,市域社会治理资金投入由2019年的1.2亿元增至2022年的7.4亿元,党政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
——全链助推“一股劲”。健全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推进工青妇及法学会项目联建、机制联动、资源联用、维权联助、成效联宣“五联并举”,“强国有我青年发展项目”入选全国青年发展试点,群团组织助推作用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充分彰显。
——全面协同“一体化”。成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及人才培养基地,3个全国认领项目、4个省级创新项目、10个市级重点项目取得成效,542个规上企业参与试点工作,社会组织参与渠道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充分畅通。
——全员参与“一条心”。创新“有事来协商·甜城协商会”品牌,探索“平台+协商+服务”机制,建成市县镇村四级协商平台340个,推出便民利民举措1000余项,解决问题710余个,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充分感受。
“五防并举”解矛盾
构筑市域风险“终结地”
防范化解市域重大风险,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只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才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有效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风险。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10+12”维护国家安全制度,健全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运行机制,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市域政治大局保持稳定。
——有效防范化解社会治安风险。健全一主多元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破坏社会秩序案件数量下降21.1%,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追赃挽损7918万元,市域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创新实施“3455”维稳工作法,非法集资存量案件销案率63.9%,32个市级挂牌督办“问题楼盘”基本化解,家庭婚恋纠纷调处率98%以上,市域突出矛盾风险及时化解。
——有效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严格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制,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数持续下降,汛期地质灾害防治连续10年实现“三零”目标,市域公共安全形势平稳可控。
——有效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创新实施“3545”网络综合治理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开展“清朗”等专项行动,获评全省网络理政创新案例,市域网络环境更加清朗。
“五治赋能”夯根基
打造平安内江“升级版”
发挥“五治”作用,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只有推进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才能全面激活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的“桥”与“船”效能。
——政治引领聚合力。制发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任务清单等制度30余个,下放行政权力事项155项、公共服务事项56项、属地责任事项114项,获评“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1个、“平安四川建设先进集体”3个,政治力量进一步凝聚。
——法治保障强定力。制定地方性法规5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提升至98.4%,市场主体个数增长18.66%,培育政法系统党的二十大代表1名、全国年度法治人物1名,建储“甜城法律明白人”1.6万余名,法治作用进一步发挥。
——德治教化生内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园(广场)增幅51.35%,评选文明家庭2106户、“好媳妇、好公婆”等3140人,城市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率达90%,农村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率达80%,德治教化进一步彰显。
——自治强基添活力。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建制率分别达97.5%、90%、95.98%,物建“甜城义警”1.2万余人,推选“甜城联户员”6.2万余人,注册志愿者总数增至72万余人,自治力量进一步增强。
——智治支撑增动力。编制“智慧平安甜城”体系规划,“城市大脑”资源加快融合,市县镇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实战运行,“雪亮工程”通过中央验收,共享数据库8062个,汇聚视频资源9.4万余路,智治技术进一步运用。
“五分集成”提质效
激活振兴崛起“新动能”
科学实施“五分法”,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只有坚持“全面推”与“重点创”相结合,才能全面提升社会治理工作水平。
——经验分创树新板。坚持以创新经验为牵引,深入挖掘“建立完善‘联户员’治理机制丰富基层社会治理‘末梢神经’”经验做法,有效破解基层力量薄弱、管理缺陷、服务缺位、治理不深等难题,典型性、成熟性、实效性、创新性特征明显。同时,形成了“甜城调解”“消防网格”“红色物业”“家事公益人”“政法先锋队”“伞状+警务网格”“甜城义警”等一批善治甜城经验获国家省上推广。
——县域分类固底板。分片打造市域社会治理“一县一品”,形成了内江市市中区“红色物业”联建经验、内江市东兴区“红色商圈”联动经验、隆昌市“川渝毗邻地区风险防范”联控经验、资中县“崇德向善”联享经验、威远县“政企共建平安连界”联创经验、内江经开区“智慧经开”联网经验、内江高新区“新型城市社区”联治经验。
——项目分解拉长板。发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作用,“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社会矛盾风险、网络安全风险”3个国家认领项目及“红色物业建设、打击治理电诈、化解金融领域风险、化解校园安全风险”4个省级创新项目取得实效,“新兴群体工作法、深耕德治教化”等10个市级创新项目压茬推进。
——责任分担筑基板。压实市县镇村四级治理“共同体”责任,强化党政部署推动、制度方案制定、机制实体运行、创新项目培育、现场点位建设、经验提炼推广、指标完成进度、风险短板弱项“八要素”推进,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管理,平安建设考评指挥棒作用充分发挥。
——任务分领补短板。定期常态会商培训,激发平安市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同作用,制定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将13类312项试点任务分解到单位到责任人,促进问题困难共研、对策措施共谋、治理任务共推,实现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集中力量打好试点验收攻坚战,不断夯实平安内江建设基础。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迈向新征程,内江市将坚定贯彻“中国之治”新部署和“治蜀兴川”新要求,持续用力打好“系统治理”整体战、“五防风险”主动战、“五治牵引”合成战、“群众满意”提升战,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书写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甜城大地的生动答卷,为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奋力推进新时代内江振兴崛起而不懈奋斗!
(内江市平安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