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南溪区汪家镇石龙村: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一体化” 拓宽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2023-03-29 10:33:38
     

近年来,宜宾市南溪区汪家镇石龙村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地区“治理有效”新要求,坚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一体化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护航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产业发展。石龙村近3年争取政府投资3000余万元,引进企业投资1000余万元,发展高标准生态早茶园4000余亩、大型生猪养殖场6个,修建公路40余公里,2022年全村农产业产值达2800余万元。石龙村切实做到项目建设“零赔偿”“零上访”,有效实现将各类矛盾纠纷管控在村域、化解在基层,顺利推动人民富裕、村治民安,先后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六无”平安示范村和全市戎州好家风示范村,为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石龙方案”。

坚持民主治村

在村务规范上“加砝码”

石龙村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建设,促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规范村民自治。

突出班子建设强引领。该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推动民主自治中的“红色引擎”作用,配强支部书记,班子带头讲民主、促民主、护民主。组织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目标、评优劣“三亮一评”行动和“1+N”精准结对联系行动20余次,不定期带动党员入户同联系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宣传党的政策,架好党群“连心桥”。

推进村务公开强监督。该村坚持“阳光村务”,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两员两会”等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制度;充分利用南溪门户网、“仙源南溪”“大南溪”等网络平台,及时载入道路建设、产业规划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信息,收集意见建议、调整建设方案、优化治村方略,切实做到还政于民。

健全村规民约固定机制。该村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建立《石龙村村规民约》,配套制定《整治滥办酒席制度》《村民黑名单管理制度》《小组长百分制管理制度》等制度规范,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等群众性组织,确保村民自治在制度的轨道上规范运行。

整治陈规陋习促和谐。该村针对大办滥办寿宴、升学宴、满月酒等吃请陋习,开展“请客风”专项治理行动,落实“红事缓办、白事减办、宴会不办”政策,劝停各类宴会聚会50余场(次),有效遏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发生。

据了解,石龙村还针对秸秆焚烧等陋习,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并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回收利用,试点实施秸秆氨化处理,组建秸秆收运党员服务队,有效实现“变废为宝”。同时,实施残次林改造、疫木除治200余亩,统筹规划产业道路、蓄水灌溉、坡改梯等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产业道路和防火通道37公里,蓄水池38口,积极推行森林防灭火包保责任制,签订包保承诺书11份、包保范围覆盖全村371户,每年召开院坝会20余次,入户发放张贴防火令、明白卡近1000份,全村实现近5年森林火灾“零发生”。

坚持贤德治村

在淳善民风上“奠基石”

石龙村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道德教育提高素养、以文化活动丰富生活、以正面典型激励精神,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创新乡贤说事“道新风”。该村推选社会贤达、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有威望群众组建乡贤说事会,嵌入村人民调解室开展调解工作,近3年通过道德评议,采用“春风化雨”方式调解土地边界、林地权属、邻里口角、婚恋家庭、公路占地、企业排污等领域矛盾纠纷近100件,调解成功率100%,实现连续5年无聚访闹事。

建立道德讲堂“讲新风”。该村建立标准化道德讲堂,通过邀请领导讲、推荐模范讲、村民自发讲等方式,近3年来开讲50余场(次),引导村民求真、趋善、臻美。该村同时强化“硬件宣讲”,设置文明守礼提示牌30余块、设立文明守礼墙画10幅,宣扬孝德文化,褒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丰富文化活动“演新风”。该村依托“百姓大舞台”,常态化开展春节祈福迎新、重阳敬老、成人仪式、元宵团圆等文化礼仪活动,鼓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节目50余个,讲好身边故事、演好道德典型,提升居民的整体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

开展互评互促“树新风”。该村针对森林防火、文明祭祖、文明过节、秸秆焚烧、环境卫生、禁止烟花爆竹燃放等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瓶颈性问题,建立群众监督评价机制,将其作为“星级文明户”、村民“积分制”、村民“红黑榜”的评价范围,形成互促互进良性循环,每年向群众发放各类慰问、奖励、分红近10万元。

坚持法纪治村

在护航发展上“舞钢鞭”

石龙村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落实“一村一辅警”制度,强化法纪宣传教育,有效提升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水平,确保干部在法纪框架下行权履职、群众在法纪保护下安居乐业。

紧扣民需,精准法治宣传。该村驻村干警、驻村干部、村组干部、支部党员等20余人组建了法治宣传队伍,入户宣传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该村积极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法治文化活动,培养“法律明白人”20人。

智能监控,防范公共安全。该村深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公共安全视频联网监控、“两车天眼”等建设及安装工作,在村委会、茶园核心区、生猪养殖场、滑坡隐患路段等地安装“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点位20余个,实现重点产业地段、安全隐患路段、治安复杂地段全域覆盖,有效提升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追查能力。

巡逻布控,维护治安秩序。该村在全村划分7个防控区,建立网格巡逻队,深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实行“山湾十户”联防联控机制,强化网格员工作职责,并常态化宣传森林防火、秸秆禁烧、疫情防控等法律、法规及政策。

加强三色管控,防止矛盾外溢。该村创新矛盾纠纷三色管控机制,对一般纠纷定级为蓝色,由村副主任包案;对较大纠纷定级为黄色,由第一书记和村书记包案;对重大纠纷定级为红色,由驻村领导包案,落实“定人、定责、定时”和“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矛盾化解、包消除隐患”的“三定四包”责任。同时,纪检监察组织对包案人员履职情况实行全过程、全周期监控,对履职不到位造成矛盾升级衍化的,逗硬扣取个人目标绩效。

此外,石龙村还扎实开展以解决小纠纷、小隐患、小案件、小事故、小麻烦、小需求为内容的“平安六小行动”,深化平安家庭创建、平安企业创建,让当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覃柏源 刘仕林 陈先礼

编辑:徐雯夏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