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公安局青白江区分局:创新“1+2+3”警务模式 打造网格式平安园区

  
2023-03-31 15:43:27
     

弥牟镇是成都市青白江区规划的经济发展重要版图,辖区以现代粮油产业园区、建材物流园区以及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园区三大园区构成微型经济圈,园区现有各类大中小企业3059家,产业多样化,从业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警情不断上升。近年来,弥牟派出所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深化警务前移机制,以打造“网格式平安园区”为目标,创新推进“1+2+3”警务模式,着力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小事不出市场,大事不出园区”的“枫桥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为辖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创建“法治小屋”平台,搭建情指治一体化阵地

弥牟派出所以打造法治品牌项目为契机,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在原有专业市场警务工作站的基础上,建成体系更为完善的园区情指治一体化阵地“法治小屋”进驻产业园区。


“法治小屋”作为园区综合治理的前端支点,不断深化联席会商研判、定期通报以及综合治理制度,强力推动政府、园区、企业形成的三级指挥联动体系,辐射园区市场15个点位,明确园区内信息收集、及时指挥、联动治理以及后勤保障等工作职责,组成园区平安联动指挥管理网络,确保企业内的纠纷、治安警情能“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处置”。 今年以来,在法治小屋牵引下,园区各企业市场开展情指治联动,有效提升了园区内治理的效能,园区警情同比下降33.3%。

推行“两式服务”机制,切实做到“服务不缺位”。

推行“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企业效率。派出所全面、深入推行“一站式”前移服务机制,面向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居住轨迹登记、办理居住证以及身份证等业务,实行“错时预约服务”,通过电话预约,错时服务,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办证请假难、办证远的问题。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定期走访制度、进企业入户登记制度,主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主动解决园区内商家问题,主动为园区企业商家提供咨询和开具证明服务。今年以来,派出所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提供有效咨询共600条,办理居住轨迹登记共100余人,办理居住证共150余件。

做实“定制式”服务机制,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园区企业众多,从业人员结构复杂、流动量大,货车司机、公司财务极易成为诈骗的受害人,这严重影响了园区企业发展。弥牟派出所施行 “定制式”服务,充分发挥“古镇园区义警”的力量,发放反诈宣传单、电诈案例警示以及巡逻车循环播放反诈提示,织密反诈联防联宣网络。同时,突出企业主体责任,要求企业主管、工作人员等签订《反诈骗承诺书》,切实施行中小型企业、公司反诈全覆盖,不断提升了企业及员工反诈意识。今年来,弥牟派出所组织开展企业集中宣传10余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去年下降8.2%。

构建“三联”工作格局,实现警企联动全覆盖

筑牢“联巡”网络,建立园区“平安前哨”。派出所会同镇政府相关部门,分片区建立一支由辅警、安保人员以及志愿者组成的“古镇园区义警”,定期组织培训,提升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队伍以包点、管线、巡面的方式进行传统模式的现场巡逻,提高园区见警率、见灯率和处置率。同时,在派出所指导下,园区内各大企业市场增添监控探头,在楼栋、路口、大门形成安防监控网络,努力实现“人机合力”双网全覆盖。


深耕“联防”单元,筑牢企业“安全防线”。开通“线上+线下”融合沟通模式。线上建立“警企联系平台”微信群、QQ群,以企业为单位,建立警民联络微信群,与企业园区商户进行互动交流,直观播报警情,定期发布防范小常识,实时开展法律咨询。线下深入园区内各个企业市场,以楼栋为单位,开展入户走访、宣传。联合企业在市场内搭建法律政策宣传服务小角,不断增强企业员工、商家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的意识。

完善“联调”机制,构建企业园区“枫桥模式”

针对辖区企业纠纷警情占比较大,严重影响辖区企业经营环境的问题,弥牟派出所积极创建警企“大调解”机制,与企业单位签订治安责任书,明确大调解机制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落实企业单位主体责任,通过联合调解,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当地,确保问题不扩大、处置不激化、矛盾不上交。

今年来,通过园区巡防调机制运行,园区内接触性侵财类案件同比下降75.3%;企业园区内纠纷警情共计53件,同比去年95件下降44.2%,涉企纠纷调解率由50%上升至90%。

(成都市公安局青白江区分局宣)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