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赵文 俞阳 李季
1月10日,省司法厅组织开展服务营商环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活动,通报2024年行政复议服务营商环境情况。记者从活动中获悉,2024年,我省共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2630件,涉及标的金额120亿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69亿元。
行政复议服务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级行政复议机构通过行政复议广泛吸收和化解涉及民营经济的行政争议,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聚焦便企利企,我省21个市(州)在企业集中区域普遍设立了服务点,搭建企业与行政机关沟通交流协商平台,畅通了涉企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实现了一站式解决涉企诉求和行政纠纷的工作效果。截至2024年12月,全省在经济开发区、企业园区、重大项目所在地设置行政复议服务点764个,与58家企业结对共建,企业对行政复议的认可度全面提升。聚焦提升效能,21个市(州)均建立了“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机制,办理了一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在注重个案监督的同时,注重穿透式监督,从源头上规范了执法行为。聚焦实质解纷,全省各级行政复议机构坚持调解优先,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阿坝、广安、雅安、乐山四地平均调解结案比例超过45%,南充、绵阳、眉山、攀枝花等地调解和解结案比例超过30%,一大批行政争议实现了源头化解、前端化解、就地化解。
活动中,我省对2025年持续推进行政复议服务营商环境各项工作提出新要求:要准确把握行政复议功能定位,针对涉企乱罚款、乱收费,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行为,要严格纠正,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要在全省经济开发区、企业园区及重大项目部署地全面设立行政复议服务点,优化服务点设置,统一外观标识。同时,延伸服务点效能,健全行政争议化解中心+行政复议机构+行政复议服务点衔接机制,积极先行吸纳化解涉企行政争议。要牢固树立“如我在复议”理念,健全运用调解和解制度,建立案件办理跟踪问效机制,做实行政争议化解,争取“一揽子”解决纠纷,避免程序空转、增加企业负担。要建立挂牌督办机制,加大挂牌督办力度,持续开展案件督办并强化信息报送,确保涉企行政纠纷“案结事了”。要提高案例编撰质量,做好类案总结,持续发布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