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破获特大侵犯公民信息案
信息贩卖代理商等 201 人落网
近日,公安部组织四川、辽宁等25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对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201名,成功铲除42个信息泄露源头,摧毁了9个涉案地域广、涉案人员多、信息数量、种类及涉案金额大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持续多发高发,诱发大量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下游犯罪,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将持续保持对此类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信息泄露源在哪?
银行、信息公司员工等
2015年11月以来,辽宁省公安机关在侦办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中,发现了大量涉及全国各地的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线索。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组织部署各地循线追踪,深入开展侦查工作,并逐渐摸清了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组成。
经初步查明,涉及该案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均由信息泄露源头、一级代理商、二级代理商、下游代理商和客户多个层级组成,各团伙既独立形成上下线,又相互交叉,形成联系密切的犯罪集团,信息泄露源头相对独立,但同时为多个信息贩卖代理商提供信息,代理商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买卖信息。
例如,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等人通过微信从江西省赣州市某银行员工徐某某及上海市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员工陈某等人手中购买银行账户、手机定位等信息1万余条,加价倒卖,非法获利10万余元。
贩卖信息用途为何?
电信诈骗、婚外情取证等
该案涉及的公民个人信息种类繁多,涉及银行信息、民航信息、上网信息、快递信息等10余种个人信息,衍生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多种下游犯罪,危害十分严重。
经对上述查获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比对,发现有19名持机人曾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涉案金额870万元。
再如,犯罪嫌疑人夏某某于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多次从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手中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用于非法追讨债务等违法犯罪活动,获利12万元。
犯罪嫌疑人韩某某于2015年成立“商务调查公司”,从犯罪团伙购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用于实施“找人、婚外情取证”等违法犯罪活动。
◎链接
严打电信诈骗
9月23日 六部门联合发文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今年9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全链条重拳打击。
通告指出,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获取、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至2016年10月31日,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此规定期限内拒不投案自首的,将依法从严惩处。
9月30日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督办21起案件
最高检和公安部9月30日联合下发通知,对21起涉案人员众多、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进行挂牌督办。
10月1日 最高法发布电信诈骗典型案例
据新华社10月1日消息,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6个电信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普及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提示警醒社会公众,以案释法。
10月8日3名公安部A级通缉犯落网
公安部刑侦局8日消息,截至当日,公安部9月26日集中发布A级通缉令通缉的10名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逃人员已有9人落网。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