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系列案件一审宣判
给企业立规矩 给行政部门划底线
11月9日,瑞海公司董事长于学伟(中)在法警的带领下进入法庭。 图据网络
11月7日至9日,“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所涉27件刑事案件一审分别由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和9家基层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于9日对上述案件涉及的被告单位及24名直接责任人员和25名相关职务犯罪被告人进行了公开宣判。
该系列案件的公开审理和依法宣判,给生产、物流、销售企业及中介服务单位立了规矩,给行政审批、监管部门明了底线,对全社会重视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
问题公司如何“通关”?
去年8月12日22时52分许,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的严重后果。
法院经审理查明,该起火灾爆炸事故属于特别重大责任事故,瑞海公司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体责任单位。该公司严重违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违法建设危险货物堆场,违法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安全管理极其混乱,安全隐患长期存在。
一家“漏洞百出”的公司,经过瑞海公司董事长于学伟等人的“包装”最终“层层通关”。法院经审理查明,于学伟等人以贿赂、欺骗等手段非法取得多份临时港口危险化学品经营批复;通过伪造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表、提供虚假公示证明材料等方式骗取通过环境影响评价验收,最终违法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和《港口危险货物作业附证》。
法院认定,瑞海公司董事长于学伟构成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非法经营罪、危险物品肇事罪、行贿罪,予以数罪并罚,依法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并处罚金人民币70万元;瑞海公司副董事长董社轩、总经理只峰等5人构成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非法经营罪、危险物品肇事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到15年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瑞海公司其他7名直接责任人员分别被判处10年到3年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
监管部门有权就有责
在此次系列案件审判中,所涉政府官员全部被判滥用职权罪或玩忽职守罪,所涉受贿官员被依法严判。
法院经审理查明,天津交通、港口、海关、安监、规划、海事等单位的相关工作部门及具体工作人员,未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违法违规进行行政许可和项目审查,日常监管严重缺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存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失职渎职和受贿问题。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武岱等25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分别被以玩忽职守罪或滥用职权罪判处3年到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一把手”失职必追究
法院依法追究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严重渎职人员的刑事责任,从严惩处相关单位“一把手”的渎职行为,是此次判决的主要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赵秉志、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陈灿平等专家表示,在系列案件的处理中,天津市交委、天津港集团、海关等3个单位“一把手”被追究刑事责任,判处4年至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对于警示、督促“一把手”尽职履责具有重要意义。
对违规中介“零容忍”
在瑞海公司“层层通关”、违规取得相关资质的过程中,为其提供安全评价报告的中介公司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系列案件庭审中,天津中滨海盛卫生安全评价监测有限公司及11名直接责任人员因犯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受审,并被判处刑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说,此次审判也提醒,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对这类中介机构严厉追责。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