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区·成都行”活动受关注 各方热情招手

  
2016-08-24 09:53:47
     

“法治社区·成都行”活动受关注 各方热情招手——

欢迎记者到社区走一走看一看

法治文艺汇演活动开幕

现场抽奖

记者现场采访

快板二人唱节目受到群众欢迎

昨(23)日,锦江区“法润天府·法治文艺进万家”暨第二届“法治社区·成都行”大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锦江区东升法治文化广场举行。活动一经推出,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都市司法局副局长彭赋桂,锦江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万松,以及锦江区相关部门、街道办、社区代表等70余人出席和参加了本次活动。不少社区纷纷邀约记者深入实地采访、报道,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据悉,此次活动将通过评定成都首届“十大法治社区书记”、成都首届“十大法治社区文化新地标”、“成都法治示范社区”,以及召开“法治社区·主题研讨会”,系统梳理、总结法治社区的“成都经验”。

即日起,四川法制报将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典型的社区(村)进行走访,深度报道各个社区的典型做法、成功经验,并同时启动评选征集工作。

法治文艺汇演 吸引群众“围观”

昨日,随着一段热情的暖场舞蹈,锦江区“法润天府·法治文艺进万家”法治文艺汇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记者看到,本次法治文艺演出的节目包括歌舞、快板等,其中一段10分钟左右的快板二人唱,穿插进了《刑法》、《劳动法》等法律知识,实实在在开展了一次“送法进社区”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观看。

为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节目之间还穿插了抽奖环节,并发放了大量的法治宣传资料。接下来,锦江区将继续深入开展“法治文艺进万家”活动,为全面启动“七五”普法,深入推进“法律七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各方寄语

用实际行动扎根基层

市依法治市办相关负责人:第二届“法治社区·成都行”大型系列活动,是用实际行动进一步扎根基层、深耕社区,共同推进社区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的有力举措。这次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如公众推荐“法治社区好书记”、寻找“法治文化新地标”、“法治社区创新成果展示”、“法治社区主题研讨会”都是极具价值的。

在此,我希望参与此次活动的记者,写出更多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的报道,当好法治成都的好帮手、好参谋!同时让更多居民关注依法治理。

法治建设从社区做起

市司法局副局长彭赋桂:第二届“法治社区·成都行”系列采访活动,协同推进成都市法律进社区、进乡村等依法治市工作,充分体现了新闻媒体人应有的担当和责任,对我们持续深入开展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更是一种激励。

这次采访活动,既是对实现成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落地生根的重要推动,也是对我市村(社区)法治建设工作的一次检验。在采访中,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发挥好牵头作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单位、村(社区),主动邀请媒体记者上门采访,现场感受和体验我市村(社区)法治建设给城乡居民带来的实惠,总结提炼基层法治建设中的好做法好经验。

希望记者广泛对话社区书记、寻访法治文化地标、挖掘法治人物、总结法治成果,多提炼成都市在推进“七五”普法、“法律七进”、“法治大讲堂”等全民学法用法工作中的特色亮点,通过“以案说法”等群众易理解、易接受的方式,面向城乡居民普及法律知识,让更多群众成为推进我市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成都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支持者。

邀记者到社区走走看看

市委政法委研究室相关负责人:社区(村)的法治建设离不开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也离不开包括社区(村)、人民群众、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将法治建设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统揽动员各方力量,整合法治资源,以基层党建促进法治建设,破解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新问题,一直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

四川法制报将“法治社区@成都行”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放到社区举行,对于推进村(社区)法治建设进程,提升居民法治意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展现了新闻媒体应有的社会担当。我们也要邀请记者到社区走一走、看一看,挖掘更多更鲜活的基层依法治理素材,为全面推进平安成都、法治成都建设添砖加瓦。

基层声音

将发动全区积极参与

锦江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万松:这次活动聚集了多方力量,共同宣传法治社区、社区好书记、法治文化地标,由社会与媒体共同参与,深度挖掘锦江区典型事例,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下一步,我们将对辖区各单位作要求,发动各单位与社区积极参与此次活动,提升锦江区法治氛围。

不仅参与更要大力宣传

锦江区依法治区办主任魏鹏飞:这次活动对推进依法治区的实质性意义不言而喻。我们除了将与各单位、社区召开会议,发动各单位、社区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外,更会借四川法制报这一传媒平台,对辖区社会治理成果作深度报道,也借此机会展示锦江区在社会治理方面取得的优秀成绩。希望记者深入我们社区进行采访报道,为我们锦江区发掘、梳理出更多有价值的法治社区建设成果。

“五微”工作法打造学法平台

锦江区司法局局长汪宏:希望记者深入社区,对锦江区典型经验做法进行展示。如锦江区围绕社区居民学法需求,创新推进“五微”工作法——依托法治大讲堂举办“微讲座”、群众当演员编排“微话剧”、社区取素材拍摄“微电影”、注重互动组织“微体验”、建立新模式开通法治微信“微平台”。此外,锦江区围绕“法律服务促发展·法治文化润民心·法治保障强基础”工作主题,建设“社区法律之家”,并探索设置社区法治副主任(副书记),负责组织协调“社区法律之家”日常工作,推动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的实施。

茶文化融入调解受欢迎

锦江区双桂路街道五福桥社区党委书记钱坤:近年来,我们社区以锦江区“四治三化”为核心,以“六五”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社区为重点,推进和谐社区和法治社区的建设。

社区党委整合了社区内所属17个组织、2个自治组织、5个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的力量,成立了由15个成员组成的社区依法治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关于(居民公约)制定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社区自治。

同时构建了法治信息采集、网络宣传、纠纷调解和活动开展的组织架构,颇具特色的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成都特有的茶文化紧密集合,尤其是将茶文化融入调解纠纷中,得到了居民一直认可。现在居民,有什么大事小事,都愿意到社区茶馆来调解、探讨,共同解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民主和法治。目前,社区收集居民诉求30余件,实施调解协商达100%,满意度99%。

本报记者陈博曾昌文刘冰玉周夕又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