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治理 深入推进“平安四川”建设

  
2016-01-26 11:09:22
     
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四川”建设
 
——聚焦政府工作报告
  
  昨(25)日,在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副省长、代理省长尹力代表省政府向大会作 《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分为三大部分:“十二五”发展主要成就和2015年工作回顾,“十三五”发展的主要考虑,2016年工作。
  
  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中,记者看到,过去五年,我省依法治省开启新征程,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成果令人振奋,未来催人奋进。
  
  记者发现,报告中有关2016年的工作部分,将依法治省、法治政府建设、“平安四川”建设等内容单独强调。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深入推进“平安四川”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成为我省今年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跨过“十二五”
  
  依法治省
  
  这五年,我省依法治省开启新征程,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进展。依法治省纲要深入实施,民主政治和基层民主建设有序推进。
  
  着力依法行政。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在全国率先建立完整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和省市县三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系。
  
  新型社会治理机制建设取得进展。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强化煤矿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社会治安形势总体平稳。
  
  依法行政
  
  2015年,我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依法治省纲要,公布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推进全省三级行政权力事项联网运行。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出台《四川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高度重视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开展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查处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2万余件,全年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加强社会治安工作。积极稳妥应对地方金融风险。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切实转变作风,狠抓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深入推进“法律七进”,开展社区建设“三项试点”。
  
  跨进“十三五”
  
  环境治理
  
  以最严厉的措施治理环境污染。以“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为重点,实行重点区域联防联控,推动大气质量改善。加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环境监测、执法监管及其能力建设,加大执法惩戒力度。
  
  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坚持预防为主,注重源头治理,强化应急防范与处置,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开展信访“三无”创建活动,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推动信访积案化解。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健全基层依法治理体系,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积极开展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稳妥推进撤乡设镇及撤镇设街道办事处。启动“七五”普法,深化“法律七进”。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平安四川
  
  深入推进“平安四川”建设。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反恐防暴和反分裂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切实抓好危爆物品、道路交通、消防火灾等公共安全监管,加大“禁毒防艾”工作力度。持续深入推进“打非治违”和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施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从严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做好地震、气象、水文监测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防治等工作,有效防范和应对重大自然灾害。
  
  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
  
  今年将聚焦依法行政、转变职能、提高效能,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严格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全面履行职责。主动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健全政府立法协商机制。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加强和改进执法监督。切实抓好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
  
  把“放、管、服”改革引向深入。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优化完善省市县三级权责清单,全面实施“先照后证”。基本建成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
  
  强化行政执行力。加强政务督查和效能监察,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加强作风建设。践行“三严三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依法规范行使权力,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权力运行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