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夏修露)1月8日,四川全省首家反通讯诈骗中心——“四川省、成都市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在成都市公安局挂牌成立,公安、银行、通讯运营商合署办公,共同制止和打击通讯诈骗,今后,只要通讯诈骗发生,警方接警后第一时间可以协调银行、通讯商冻结诈骗账户、关停诈骗号码,追踪嫌疑人。
省市共建实行警银通合署办公
“通讯诈骗的特点是快,反制它的秘诀就是‘以快制快’。”省公安厅刑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反诈骗中心实行“省市共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运行模式,常设在成都市公安局。依托成都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实行“警、银、通”三方合署办公、“一体化”运作。中心运行初期,将下设指挥研判组、接警处置组、通讯防控组、金融防控组等工作小组。目前,省公安厅、省通信管理局、工农中建邮五大银行、三大通讯运营商以及成都市公安局已组织人员入驻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共同开展工作。
以快制快分分钟锁定嫌疑号码
记者了解到,中心将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依托110接警平台,对转入的通讯网络诈骗警情开展接警处置,对警情进行甄别,分类处置;一旦立案,银行将快速查询涉案资金流向,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并将涉案银行账号和嫌疑账户纳入“黑名单”;通讯运营商将快速查询涉案电话号码,对异常呼入或呼出电话、网络改号电话等采取拦截、关停、屏蔽等反制措施,将涉案电话号码和嫌疑电话纳入“黑名单”。
警方同时提醒,群众遇到通讯诈骗要及时报案。“报案后,警方一旦核实,我们会把号码统一报送公安部。此外,我们每周、每月都要对通讯诈骗案件进行大数据分析,预测通讯诈骗案件新动态,最大限度减少通讯诈骗案件发案。”
数据
通讯诈骗案增速快
据公安部统计,近十年来,我国通讯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持续高发,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仅2014年全国通讯诈骗案发案40多万起,群众损失达10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