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铸就刑侦“铁血利刃”——记威远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刘涵

  
2022-03-10 10:15:02
     

工作中的刘涵 内江市公安局供图

 

雷小平 倪湘林 本报全媒体记者 余力
  
  有人说,刑警是刀尖上的舞者。这个比喻用在威远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刘涵身上再恰当不过。从警14年,他始终战斗在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第一线,没日没夜地扑在案子上;他侠骨柔肠,无私奉献,用忠诚和汗水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平安。
  
  有人说,刘涵对案件侦办精雕细刻的那股劲儿,就像名工匠。14年来,他带领民警侦破各类案件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00余人,破获了一桩桩一件件大案、要案、棘手案。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2020年3月获评“内江市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多次受到市县表彰奖励。
  
  他是刑侦战线的尖兵利刃
  
  刘涵说,当刑警如果破不了案,那就不是真正的刑警。14年的刑警生活,刘涵记不清破过多少案件,经历过多少“枪林弹雨”,有时明知面对的是生死考验,却仍然义无反顾。
  
  2014年4月1日晚,刘涵接到指挥中心传来的指令:严陵镇南街村有人被枪杀。刘涵带领战友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受害人倒在血泊中,嫌疑人早已没了踪影。有目击者称,嫌疑人开枪后上了一辆面包车。这让刘涵吓出一身冷汗,如果不及时将嫌疑人抓获归案,嫌疑人很有可能会再次作案。
  
  按照目击者提供的线索,刘涵最终在一家烧烤店发现了嫌疑人金某某的身影。当时,金某某一边吃着烧烤,一边左顾右盼,一只手始终放在兜里。刘涵清楚,兜里一定是嫌疑人的作案手枪,如果此时强行攻击,必然会伤及无辜,嫌疑人也可能会劫持人质。为了将伤害降到最低,刘涵决定请嫌疑人的熟人上前劝说。经过两个小时的拉锯,嫌疑人最终将枪放在地上,走出烧烤店,主动投案。控制住嫌疑人后,刘涵才发现,嫌疑人所用手枪是一支制式手枪,而且子弹已经上膛,这让刘涵后怕不已。
  
  威远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大队长李贤刚说:“我和刘涵一起共事了10年,工作中,遇到什么急难险重任务,他都是第一个上,他就是我们刑侦大队的‘尖刀利刃’。”
  
  铁血、果敢、担当、智慧,这是全体刑警对刘涵的评价。刘涵既是指挥员、战斗员,也是谋划者,他把生命融入刑侦事业,以自己的拼劲、干劲,以超越常规的工作状态诠释常人难以超越的责任担当。
  
  凭着对公安事业的忠诚执着、对刑警职业的无限热爱,刘涵带领刑侦大队民警攻坚克难,侦破各类刑事案件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00余名,先后获评“内江市政法系统先进个人”,记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二等功1次,多次被市县表彰奖励。
  
  他是扫黑除恶的前沿哨所
  
  刘涵心系百姓,嫉恶如仇。走进威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会议室,一面面锦旗鲜艳夺目,每一面锦旗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伊始,一封又一封举报信像雪花般飞来,非法放贷、开设赌场、非法拘禁、欺行霸市……一个以周某某为首的涉恶团伙进入了警方视线。该团伙在威远县从事非法高利放贷,其团伙成员涉嫌多起寻衅滋事、强迫交易、聚众斗殴、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案件。同时,该团伙还使用暴力、威逼利诱等手段向受害人施加精神压力,使受害人、证人不敢作证,案件陷入僵局。
  
  为尽快全面收集涉案证据,刘涵多次组织专案组人员,从政策、群众心理、线索来源等方面开展专题研究,走访上百余人,苦口婆心向群众宣传扫黑除恶政策,表明公安机关扫黑除恶的决心和态度。但一个月的努力,收效甚微。
  
  为了让案件有所突破,在酷暑难当的8月,刘涵不分白天黑夜,深入田间地头,和当地群众聊天拉家常,什么张大哥、李二嫂、王大爷,刘涵如数家珍。
  
  凭着精湛的职业技能、敏锐的侦查视角,经过2个多月的攻坚,刘涵及同事逐步收集和完善了以刑满释放人员、社会闲散人员为主的周某某恶势力团伙的大量犯罪事实。但当案件准备收网时,主犯周某某却好似人间蒸发般逃得无影无踪。
  
  “掘地三尺,也不能让他逍遥法外。”刘涵暗下决心。正当民警千方百计搜寻周某某无果时,一个消息传来,周某某活动轨迹在攀枝花……凌晨,刘涵带领其他同事长途跋涉800余公里赶赴攀枝花,并迅速开展布控收网工作。经过3天不眠不休的摸排与蹲守,民警终于在一小区门口将周某某抓获。案件取得重大突破,随后,该恶势力团伙10余名成员悉数落入法网,故意伤害、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涉恶案件24起被破获,刘涵和他的战友们为内江扫黑除恶工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周某某指认现场那天,无数村民赶到现场,有的高呼“严惩”、有的在现场放起了鞭炮。看着老百姓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容,刘涵感到无比欣慰。
  
  在采访中,威远县公安局分管治安工作的副局长李成勇说:“在办案方面,刘涵是我的老师,不管多么艰难的案子,多么危险的场面,只要他在,都会挺身而出,不惧生死,真的难能可贵。”
  
  他是专攻难案的现代工匠
  
  在刘涵的刑侦生涯中,不管遇到多么复杂、艰难的案子,他从不退缩。
  
  2020年,“云剑-2020”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开始,刘涵带领民警一头扎进积案侦破的工作当中。
  
  2001年8月19日,在威远县黄荆沟镇,黄某某因感情问题残忍地将21岁的花季少女曾某某杀害,而后销声匿迹。虽然经过公安民警的艰苦努力,但由于技术受限,嫌疑人依旧逍遥法外。面对泛黄的案卷,刘涵思绪万千,一名花季少女为何惨遭杀害?凶手至今逍遥法外,是案情太复杂还是犯罪分子太狡诈?
  
  刘涵永远忘不了第一次上门对受害人家属进行走访时的情形,身形佝偻、年近九旬的受害人母亲拉住刘涵说,女儿的父亲已含恨离世,如果此生不能看到犯罪分子被捉拿归案,自己死不瞑目。
  
  回到公安局,他组织案侦民警一遍遍梳理案情。2020年2月底,刘涵顾不得被感染的风险,三次走进涉案的另一受害人杨某务工的隔离医院,两次坦诚的交流,还是没有获得有价值的线索。终于,第三次交谈结束,临走时,杨某支支吾吾地向刘涵吐出一句“我有个情况,你可千万保密不要说出去……”听到这句话,刘涵瞬间热血沸腾。刘涵组织警力围绕该线索进一步分析研判,一趟趟入户走访,一遍遍翻阅档案,一次次分析研判,终于从嫌疑人黄某某已改嫁改姓的母亲身上找出黄某某藏身云南的重大线索。2020年3月28日,刘涵带领民警赶赴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将潜逃近20年的犯罪嫌疑人黄某某抓获归案。
  
  经审讯,警方得知,黄某某2001年将曾某某杀害后,隐姓埋名,四处躲藏,潜逃到华坪县的一个小村庄,在果园当起了临时工。直到被抓时,果园里的人才知道他姓黄。
  
  刘涵第一时间将嫌疑人黄某某已被抓获归案的消息告诉受害人母亲,老人家眼含热泪,用颤抖的双手紧紧握住刘涵的手,连说了三声“谢谢”。一字值千金,这个“谢”字饱含了死者家属的感激,是等待了20年的正义,更是刑侦人为生者权、为死者言的完美诠释。
  
  “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百姓的平安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每当我将一名名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为一个个无辜的生命沉冤昭雪,为一名名受害人挽回损失的时候,这种成就感和荣誉感无法用语言表达。”刘涵说道。
  
  2019年以来,内江公安深入推进“智慧”公安战略,加快大数据合成作战中心建设,刘涵及战友运用科技手段推进命案积案侦破工作,刘涵多次带队奔赴云南、广东、重庆、湖南等地,先后抓获潜逃22年涉嫌抢劫杀人的在逃人员余某某,潜逃21年背负命案的在逃人员罗某,破获命案积案5起,受到省、市公安机关多次表扬。
  
  “案件不破,绝不收兵”,刘涵就是凭着这股拼劲和牛劲,破获了一桩桩一件件大案、要案、棘手案,实现了近10年大案要案全破。
  
  威远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卿波说:“刘涵对案件的侦办精雕细刻,可以说就是一名工匠,他的那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全体公安民警学习。”
  
  他是妻子眼中的不顾家的人
  
  在刘涵的办公桌上有一张全家福,刘涵和妻子柏璐身着警服,女儿坐在两人的中间,脸上绽放着灿烂的微笑。刘涵很爱女儿,很爱这个家,但他却不知道多少次对女儿和妻子爽约。
  
  妻子柏璐是湖北人,为了爱情孤身一人来到内江。2011年,柏璐和刘涵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结婚11年来,她多么希望刘涵能多陪陪自己、陪陪孩子,可刘涵总是说工作忙。
  
  “刘涵是真的爱刑侦事业,他爱刑侦工作胜过爱这个家。”柏璐说,她永远忘不了2014年12月的那个上午,刘涵终于得空陪着怀孕7个月的自己去做产检。两人刚到楼下,一个入室盗窃犯罪嫌疑人的身影突然闯进刘涵视野,刘涵丢下一句“你自己去医院”就直接追了出去……直到将嫌疑人制服并移交给派出所后,刘涵才返回医院。说到这里,柏璐有些哽咽。
  
  刑侦工作是一项高智能、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只要辖区发生案件,刘涵有时一走就是一个多礼拜,遇到大案,一个月不回家也是常事。今年1月13日,刘涵在办公室处理完一起盗窃案件后回到家中,好不容易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个晚饭,可偏偏这个时候,刘涵的电话响起。“嫌疑人出现了,嫌疑人在雷公滩出现了……”同事急切的声音从电话中传出,刘涵放下碗筷,准备离开。“你真把家当成宾馆了,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柏璐心中虽有不快,却还是帮刘涵拿上了外套,临走时嘱咐道,“注意安全,等你回家。”
  
  家人的理解,无疑是对刘涵工作的最大支持。柏璐也是一名警察,平常工作也非常繁忙,夫妻二人总是聚少离多。妻子对丈夫的爱更多地体现在对家庭的付出上,让刘涵少了后顾之忧。妻子的善解人意和无私付出,总是让刘涵心怀愧疚。
  
  在抗击疫情期间,柏璐负责全市公安民警抗疫物资采集,而刘涵则在高速路口执勤。两人共同奋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既是夫妻,又是战友。“做好防护,戴好口罩”,两人每天都要互相叮嘱,这句看似平凡的话里却蕴含着“我等你平安归来”的深情。
  
  14年的刑警生涯,刘涵用自己朴实担当的言行书写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以满腔的热血和执着的信念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人民警察之歌。